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水资源概况 | 第8页 |
1.2 偶氮染料 | 第8-9页 |
1.3 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传统方法 | 第9-11页 |
1.3.1 物理吸附法 | 第9-10页 |
1.3.2 化学混凝法 | 第10页 |
1.3.3 生物法 | 第10-11页 |
1.4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1-13页 |
1.4.1 Fenton(Fe~(2+)/H_2O_2) | 第11页 |
1.4.2 光催化技术 | 第11页 |
1.4.3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 | 第11-12页 |
1.4.4 过硫酸盐活化技术 | 第12-13页 |
1.5 Fe~(2+)/亚硫酸盐体系 | 第13-14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5-18页 |
2.1 化学药品及药剂 | 第1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15-18页 |
2.3.1 Fe~(2+)/亚硫酸盐体系降解甲基橙 | 第15页 |
2.3.2 紫外全波段扫描 | 第15-16页 |
2.3.3 质谱分析 | 第16页 |
2.3.4 电子顺磁共振检测自由基 | 第16页 |
2.3.5 抑制剂检测自由基 | 第16-17页 |
2.3.6 曝气量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17页 |
2.3.7 Fe~(2+)/亚硫酸盐体系对其他染料的脱色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8-27页 |
3.1 Fe~(2+)/亚硫酸盐体系降解甲基橙的效果 | 第18-19页 |
3.2 甲基橙降解产物的质谱分析 | 第19-20页 |
3.3 活性自由基的鉴别 | 第20-22页 |
3.4 自由基抑制剂的影响 | 第22-23页 |
3.5 曝气量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23-24页 |
3.6 甲基橙降解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 | 第24页 |
3.7 Fe~(2+)/亚硫酸盐体系对其他染料的降解 | 第24-27页 |
3.7.1 酸性橙Ⅱ | 第24-25页 |
3.7.2 亚甲基蓝MB | 第25页 |
3.7.3 罗丹明B | 第25-26页 |
3.7.4 Fe~(2+)/亚硫酸根体系降解不同染料的比较 | 第26-27页 |
4 结论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