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家安全审查与投资者救济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国家安全审查及其主要特征 | 第13-18页 |
一、目的正当性 | 第13-15页 |
二、政治倾向性 | 第15-17页 |
三、政策导向性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家安全审查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 | 第18-20页 |
一、增加了投资风险和成本 | 第18-19页 |
二、国家安全审查之滥用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投资者救济 | 第20-23页 |
一、投资者救济的价值 | 第20-21页 |
二、投资者救济机制的选择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国家安全审查可诉模式下投资者权益的直接救济——以欧盟为例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欧盟体系内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第23-28页 |
一、欧盟体系内成员国国家安全审查的特点 | 第23-24页 |
二、欧盟层面对成员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制 | 第24-25页 |
三、成员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欧盟体系内投资者权利救济机制 | 第28-30页 |
一、成员国国内救济途径 | 第28-29页 |
二、欧盟层面救济途径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0-33页 |
一、国家安全审查可诉以投资自由化的价值取向为前提 | 第31页 |
二、国家安全审查可诉的实践性有待检验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国家安全审查不可诉模式下投资者权益的平衡——以美国为例 | 第33-48页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第33-39页 |
一、制度沿革 | 第33-35页 |
二、审查内容、程序与结果 | 第35-39页 |
第二节 投资者救济机制 | 第39-46页 |
一、对“不受司法审查”的理解——三一集团诉美国政府案为例 | 第39-44页 |
二、有限的救济空间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6-48页 |
一、国家安全审查不可诉模式中政府的干预角色 | 第46-47页 |
二、完善和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以平衡投资者权益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我国国家安全审查中投资者救济机制的选择 | 第48-57页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 第48-50页 |
一、产业政策审查中的国家安全 | 第48页 |
二、反垄断审查中的国家安全 | 第48-49页 |
三、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确立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我国目前投资者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一、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形同虚设” | 第50-51页 |
二、投资者救济机制不明确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外资管理模式改革下投资者救济机制的选择 | 第53-57页 |
一、外资管理模式改革对投资者救济机制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二、投资者救济机制的选择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