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平面映射奇怪吸引子和混沌控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混沌和奇怪吸引子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2 混沌控制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混沌和奇怪吸引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14-16页
        1.2.2 混沌控制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6-18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1 两维映射奇怪吸引子的研究第18页
        1.3.2 混沌控制的研究第18-19页
    1.4 论文的结构第19-20页
第2章 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动力系统概述第20-30页
        2.2.1 动力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第20-24页
        2.2.2 关于吸引子与奇怪吸引子的定义第24-26页
        2.2.3 动力系统的不变流形第26-29页
        2.2.4 几个基本定理第29-30页
    2.3 定量地刻画两维映射的奇怪吸引子第30-36页
        2.3.1 Lyapunov指数第30-32页
        2.3.2 拓扑熵第32-33页
        2.3.3 Hausdorff测度和维数第33-36页
第3章 Lozi映射的吸引域和奇怪吸引子第36-51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Lozi映射的不动点和特征值第36-39页
    3.3 Lozi映射的吸引域第39-44页
        3.3.1 Lozi映射吸引域的构造第39-42页
        3.3.2 Lozi映射吸引域的存在性证明第42-44页
    3.4 Lozi映射捕获域的构造第44-46页
    3.5 Lozi吸引子的动力学性质第46-49页
        3.5.1 Lozi映射的不稳定流形第46-48页
        3.5.2 Lozi映射的双曲性第48-49页
    3.6 奇怪吸引子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第49-50页
    3.7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反演极限与Lauwerier吸引子第51-6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反演极限第51-53页
        4.2.1 基本概念第51-52页
        4.2.2 反演极限空间上移位映射与底映射的关系第52-53页
    4.3 两维Lauwerier映射第53-59页
        4.3.1 Lauwerier奇怪吸引子第53-56页
        4.3.2 Lauwerier映射拓扑熵和Lyapunov指数的计算第56-59页
    4.4 反演极限与Lauwerier吸引子第59-66页
        4.4.1 二次映射的反演极限空间上的移位映射第59-62页
        4.4.2 Lauwerier吸引子与二次映射的反演极限第62-64页
        4.4.3 反演极限在Henon吸引子上的应用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平面映射的混沌控制第67-99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混沌控制的方法概述第67-76页
        5.2.1 OGY方法混沌控制第68-72页
        5.2.2 连续反馈控制法第72-73页
        5.2.3 自适应控制法第73-74页
        5.2.4 智能控制法第74-75页
        5.2.5 混沌中非周期轨道的控制法第75-76页
    5.3 改进的OGY方法—极点配置法第76-98页
        5.3.1 极点配置法第76-77页
        5.3.2 关于反馈增益矩阵K~T的确定方法第77-82页
        5.3.3 Lauwerier映射的混沌控制第82-89页
        5.3.4 Lozi映射的混沌控制第89-93页
        5.3.5 冲击双转子模型的混沌控制第93-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总结与展望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9页
附录第109-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40nm铥激光与高频电刀在结直肠ESD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下一篇:基于改进布谷鸟优化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