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3 评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创新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3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第12-14页 |
2 可靠性工程导入前M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 第14-20页 |
2.1 质量管理组织构架与职责分工 | 第14-15页 |
2.1.1 测试评价中心 | 第14页 |
2.1.2 芜湖工厂品质中心 | 第14-15页 |
2.1.3 供应链品质管理中心 | 第15页 |
2.1.4 体系与改进管理 | 第15页 |
2.2 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2.1 新品测试评价 | 第15页 |
2.2.2 制程质量管控 | 第15页 |
2.2.3 供应商质量管理 | 第15页 |
2.2.4 市场质量管理 | 第15-16页 |
2.2.5 体系管理 | 第16页 |
2.2.6 六西格玛管理 | 第16页 |
2.3 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9页 |
2.3.1 质量管理组织割裂 | 第16页 |
2.3.2 产品市场维修率高 | 第16-17页 |
2.3.3 产品失效分析不彻底以及环境分析不足 | 第17-19页 |
2.3.4 可靠性资源难以满足要求 | 第19页 |
2.4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19-20页 |
3 可靠性工程在M公司应用的具体对策 | 第20-48页 |
3.1 可靠性管理组织保障与资源投入 | 第20-23页 |
3.1.1 可靠性人才队伍建设 | 第20页 |
3.1.2 可靠性组织建设 | 第20-22页 |
3.1.3 可靠性资源投入 | 第22-23页 |
3.2 可靠性体系的搭建 | 第23-25页 |
3.2.1 可靠性标准体系 | 第23-24页 |
3.2.2 可靠性试验体系 | 第24页 |
3.2.3 品质问题闭环管理体系 | 第24-25页 |
3.3 可靠性方法的运用与实践 | 第25-38页 |
3.3.1 总体思路 | 第25-27页 |
3.3.2 可靠性设计 | 第27-29页 |
3.3.3 可靠性试验 | 第29-34页 |
3.3.4 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制可靠性改善与提升 | 第34-38页 |
3.4 可靠性项目的范例分析 | 第38-48页 |
3.4.1 范例一:电源板可靠性提升 | 第38-42页 |
3.4.2 范例二:HR平台燃气热水器控制器自动关机故障改善 | 第42-47页 |
3.4.3 小结 | 第47-48页 |
4 可靠性在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成果收益分析 | 第48-56页 |
4.1 总体成果与收益 | 第48页 |
4.2 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提升成果 | 第48-52页 |
4.2.1 电控类零部件 | 第48-50页 |
4.2.2 电气类零部件 | 第50-52页 |
4.3 售后服务质量改善 | 第52-53页 |
4.4 可靠性人才结构及能力提升 | 第53页 |
4.5 公司品牌口碑的提升 | 第53-54页 |
4.6 公司经营效益的明显提升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5.1 结论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