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基于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围岩压力确定方法现状第13-16页
        1.2.2 常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第16-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深埋隧道围岩压力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第23-46页
    2.1 围岩压力实测数据统计第23-25页
    2.2 实测数据统计方法第25-28页
        2.2.1 数据处理方法第25-26页
        2.2.2 异常值检查方法第26-28页
    2.3 围岩级别和跨度对围岩压力影响统计分析第28-36页
        2.3.1 围岩压力总体分布特征第28页
        2.3.2 竖向围岩压力随围岩级别变化特征第28-30页
        2.3.3 竖向围岩压力随隧道跨度变化特征第30-32页
        2.3.4 跨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分析第32-34页
        2.3.5 围岩级别对围岩压力的影响分析第34-36页
    2.4 跨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修正第36-40页
        2.4.1 修正方法第37页
        2.4.2 宽度影响系数修正第37-40页
    2.5 塌方荷载计算公式修正第40-45页
        2.5.1 统计样本第40-41页
        2.5.2 统计数据拟合方法第41-42页
        2.5.3 统计数据拟合结果第42-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基于接触压力的支护结构荷载确定方法研究第46-72页
    3.1 金温铁路隧道现场测试第46-49页
        3.1.1 隧道工程概况第46页
        3.1.2 测试断面和仪器埋设第46-49页
    3.2 围岩荷载大小研究第49-55页
        3.2.1 围岩压力理论值第49-50页
        3.2.2 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第50-55页
    3.3 围岩荷载空间分布研究第55-67页
        3.3.1 深埋隧道围岩荷载分布模式第55-59页
        3.3.2 实测最不利荷载安全性评价第59-64页
        3.3.3 荷载模式下断面安全性评价第64-67页
    3.4 支护结构极限荷载确定第67-70页
        3.4.1 极限荷载确定方法第67页
        3.4.2 极限荷载数值分析第67-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基于位移的支护结构荷载确定方法研究第72-87页
    4.1 二次衬砌位移荷载确定第72-78页
        4.1.1 二次衬砌位移荷载确定原理第72-73页
        4.1.2 围岩及初支变形规律确定方法第73页
        4.1.3 围岩及初支变形规律结果第73-78页
    4.2 深埋隧道二次衬砌位移分布研究第78-84页
        4.2.1 深埋隧道二次衬砌位移分布模式第78-80页
        4.2.2 实测最不利位移荷载安全性评价第80-84页
    4.3 二次衬砌极限位移荷载确定第84-85页
        4.3.1 极限位移荷载确定方法第84页
        4.3.2 极限位移荷载数值分析第84-85页
    4.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特征曲线法支护阻力确定方法研究第87-97页
    5.1 围岩特征曲线第87-90页
        5.1.1 围岩特征曲线定义第87-88页
        5.1.2 围岩特征曲线确定方法第88-89页
        5.1.3 深埋隧道围岩特征曲线第89-90页
    5.2 支护结构特征曲线第90-94页
        5.2.1 支护结构特征曲线定义第90-91页
        5.2.2 支护结构特征曲线确定方法第91-94页
    5.3 特征曲线法支护机制第94-96页
        5.3.1 支护特征曲线增量形式第94-95页
        5.3.2 围岩特征曲线增量形式第95-96页
    5.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基本结论第97-98页
    进一步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攻读学位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发表的论文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激励政策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测算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