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1.1 光动力疗法 | 第9-11页 |
1.1.1 发展简史 | 第9-10页 |
1.1.2 作用机制 | 第10-11页 |
1.1.3 优势 | 第11页 |
1.2 抗癌光敏剂及其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酞菁及其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4 整合素A_VB_3及其与RGD间的相互作用 | 第16-19页 |
1.4.1 整合素 | 第16页 |
1.4.2 整合素A_VB_3 | 第16-17页 |
1.4.3 整合素A_VB_3的结构 | 第17-18页 |
1.4.4 RGD与整合素A_VB_3结合的构效关系 | 第18-19页 |
1.5 RGD修饰光敏剂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24-26页 |
1.6.1 选题依据 | 第24-25页 |
1.6.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硅酞菁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4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38页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28页 |
2.1.2 二氯硅酞菁的合成 | 第28页 |
2.1.3 轴向修饰硅酞菁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37页 |
2.1.4 HPLC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2.2.1 合成 | 第38-39页 |
2.2.2 表征 | 第39-47页 |
2.3 新化合物的考证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相关物理化学性质与离体抗癌活性研究 | 第48-67页 |
3.1 电子吸收光谱 | 第48-53页 |
3.1.1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3.1.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3.2 荧光发射光谱 | 第53-56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3.3 光敏化能力 | 第56-59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3.4 光稳定性 | 第59-61页 |
3.4.1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3.4.2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3.5 离体抗癌活性研究 | 第61-67页 |
3.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1-62页 |
3.5.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3.5.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