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利用QM-FISH技术分析EGFR与AKT1基因拷贝数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0-11页
前言第11-14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1-13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3-14页
对象和方法第14-29页
    1.1 实验材料第14-15页
        1.1.1 实验对象第14页
        1.1.2 常用试剂第14-15页
        1.1.3 实验仪器第15页
    1.2 实验方法第15-28页
        1.2.1 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DF)的培养及爬片第15-17页
        1.2.2 BAC克隆实验溶液配制第17页
        1.2.3 探针的选取第17-18页
        1.2.4 BAC克隆的质粒DNA提取第18-21页
        1.2.5 探针的制作第21-24页
        1.2.6 探针信号的验证第24-25页
        1.2.7 石蜡切片的预处理第25-26页
        1.2.8 石蜡切片的杂交第26页
        1.2.9 图像的采集及计数第26-27页
        1.2.10 Lipo3000脂质体转染系统(6 孔板)细胞转染第27页
        1.2.11 MTT实验第27-28页
    1.3 统计学方法第28-29页
实验结果第29-36页
    2.1 探针的HDF细胞验证第29页
    2.2 乳腺癌患者中EGFR和AKT1基因拷贝数变化第29-30页
    2.3 EGFR和AKT1基因拷贝数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第30-33页
    2.4 EGFR与AKT1基因高拷贝数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第33-34页
    2.5 MTT检测LY294002与厄洛替尼对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第34-36页
讨论第36-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5-46页
综述 EGFR/PI3K/AKT通路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第46-62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及其处方工艺的优化
下一篇: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