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3 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质 | 第15-17页 |
1.3.1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质 | 第15页 |
1.3.2 三维石墨烯材料的性质 | 第15-17页 |
1.3.2.1 石墨烯纳米网状结构(GNM)及性质 | 第15-16页 |
1.3.2.2 褶皱的石墨烯结构(CG)及性质 | 第16页 |
1.3.2.3 石墨烯骨架结构(GF)及性质 | 第16-17页 |
1.4 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7-23页 |
1.4.1 石墨烯纳米网状结构(GNM)的制备 | 第17-18页 |
1.4.2 褶皱的石墨烯结构(CG)的制备 | 第18-20页 |
1.4.3 石墨烯骨架结构(GF)结构的制备 | 第20-23页 |
1.5 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3-26页 |
1.5.1 超级电容器 | 第23页 |
1.5.2 弹性电子器件 | 第23-24页 |
1.5.3 氢能存储 | 第24页 |
1.5.4 环境修复 | 第24-25页 |
1.5.5 传感器 | 第25-26页 |
1.5.6 催化剂 | 第26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自组装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35-53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36-37页 |
2.2.2 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7页 |
2.2.2.2 三维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7页 |
2.2.2.3 单金属负载的3D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2.4 双金属负载的3D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 | 第38页 |
2.2.3 3DRGO_Fe_3O_4-Pd纳米复合物催化性能评估 | 第38-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9页 |
2.3.1 双金属负载的3D石墨烯复合物的表征及分析 | 第39-45页 |
2.3.1.1 复合材料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及分析 | 第39-41页 |
2.3.1.2 复合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及分析 | 第41-42页 |
2.3.1.3 复合材料的X-射线能谱表征及分析 | 第42页 |
2.3.1.4 复合材料的FTIR和Raman表征及分析 | 第42-43页 |
2.3.1.5 复合材料的BET表征及分析 | 第43-44页 |
2.3.1.6 复合纳米材料的磁学表征及分析 | 第44-45页 |
2.3.1.7 复合材料的TGA表征及分析 | 第45页 |
2.3.2 纳米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49页 |
2.3.2.1 纳米复合物对对硝基苯酚(4-NP)还原的催化性能 | 第45-46页 |
2.3.2.2 纳米复合物对4-NP催化还原动力学研究 | 第46-48页 |
2.3.2.3 纳米复合物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第48-49页 |
2.4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第三章 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类酶活性研究及在比色检测中的应用 | 第53-74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5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3.2.2.1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第54-55页 |
3.2.2.2 实验条件优化过程 | 第55页 |
3.2.2.3 酶促稳态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5页 |
3.2.2.4 基于3DRGO_Fe_3O_4-Pd复合物的比色检测原理 | 第55-56页 |
3.2.2.5 基于3DRGO_Fe_3O_4-Pd复合物比色检测双氧水的过程 | 第56页 |
3.2.2.6 基于3DRGO_Fe_3O_4-Pd复合物比色检测谷胱甘肽的过程 | 第56页 |
3.2.2.7 基于3DRGO_Fe_3O_4-Pd复合物比色检测葡萄糖的方法 | 第56页 |
3.2.2.8 3DRGO_Fe_3O_4-Pd纳米复合物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第56页 |
3.2.3 样品处理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3.3.1. 类酶活性研究 | 第57-62页 |
3.3.1.1 3DRGO_Fe_3O_4-Pd类氧化酶活性研究 | 第57-58页 |
3.3.1.2 3DRGO_Fe_3O_4-Pd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机理研究 | 第58-62页 |
3.3.2. 3DRGO_Fe_3O_4-Pd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稳态动力学研究 | 第62-64页 |
3.3.2.1 实验条件优化 | 第62页 |
3.3.2.2 上清液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2.3 稳态动力学研究 | 第63-64页 |
3.3.3. 3DRGO_Fe_3O_4-Pd应用研究 | 第64-67页 |
3.3.3.1 高灵敏比色检测H_2O_2 | 第64-65页 |
3.3.3.2 高灵敏比色检测GSH | 第65-66页 |
3.3.3.3 高灵敏比色检测葡萄糖 | 第66-67页 |
3.3.4. 3DRGO_Fe_3O_4-Pd纳米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第67-69页 |
3.3.4.1 纳米材料的制备稳定性 | 第67页 |
3.3.4.2 纳米材料的放置稳定性 | 第67-68页 |
3.3.4.3 纳米材料的重复利用性 | 第68-69页 |
3.3.5 3DRGO_Fe_3O_4-Pd纳米材料用于尿液的检测 | 第69-70页 |
3.3.5.1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 第69页 |
3.3.5.2 实际样品分析 | 第69-70页 |
3.4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章 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催化性能研究 | 第74-85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75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75页 |
4.2.2.1 玻碳电极和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处理 | 第75页 |
4.2.2.2 样品处理 | 第7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4.3.1 空白玻碳电极的性能测试 | 第75-76页 |
4.3.2 修饰电极催化性能研究 | 第76-78页 |
4.3.3 3DRGO_Fe_3O_4-Pd电化学催化性质研究 | 第78-79页 |
4.3.4 电极修饰材料材料稳定性研究 | 第79-80页 |
4.3.5 实际样品分析 | 第80-82页 |
4.3.5.1 干扰测定 | 第80页 |
4.3.5.2 实际样品测定 | 第80-82页 |
4.4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