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6页 |
1.3.1 海洋水体建模 | 第13-15页 |
1.3.2 全球海洋数据建模与应用 | 第15-17页 |
1.3.3 球面网格剖分模型 | 第17-22页 |
1.3.4 球体网格剖分模型 | 第22-26页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全球海洋水体三维几何模型 | 第28-44页 |
2.1 全球海洋水体的界定 | 第28-31页 |
2.1.1 全球海洋水体 | 第28-29页 |
2.1.2 极地冰体 | 第29-31页 |
2.2 全球海洋水体的空间特征 | 第31-33页 |
2.2.1 全球海洋水体的几何形态与边界特征 | 第31-32页 |
2.2.2 极地冰体的几何形态特征 | 第32-33页 |
2.3 全球海洋水体的三维几何建模 | 第33-37页 |
2.3.1 全球海洋水体的几何形态与空间维度 | 第33-35页 |
2.3.2 全球海洋水体的几何建模方法 | 第35-37页 |
2.4 全球海洋水体的界面缝合式模型 | 第37-42页 |
2.4.1 全球海洋水体的曲面表达方法 | 第37-38页 |
2.4.2 全球海洋水体几何形态表达的特征 | 第38-39页 |
2.4.3 全球海洋水体三维几何模型的界面 | 第39-41页 |
2.4.4 全球海洋水体的几何形态的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全球海洋水体菱形棱柱网格模型 | 第44-73页 |
3.1 菱形棱柱网格模型的设计思路 | 第44-48页 |
3.2 菱形棱柱网格模型的剖分方法 | 第48-57页 |
3.2.1 球体极坐标系 | 第48-49页 |
3.2.2 表面剖分方法 | 第49-56页 |
3.2.3 径向剖分方法 | 第56页 |
3.2.4 表面与径向异步剖分方法 | 第56-57页 |
3.3 菱形棱柱网格的编码方法 | 第57-70页 |
3.3.1 菱形棱柱网格单元的编码设计 | 第57-58页 |
3.3.2 表面网格单元的编码结构 | 第58-62页 |
3.3.3 径向划分单元的编码结构 | 第62-63页 |
3.3.4 表面与径向异步剖分的编码结构 | 第63-65页 |
3.3.5 网格编码与空间坐标的换算方法 | 第65-70页 |
3.4 菱形棱柱网格与其它网格的比较 | 第70页 |
3.5 网格剖分编码实验结果 | 第70-7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菱形棱柱网格稀疏八叉树索引存储模型 | 第73-89页 |
4.1 菱形棱柱网格存储模型 | 第73-76页 |
4.1.1 菱形棱柱网格存储设计 | 第73-74页 |
4.1.2 影像、高程数据的转换 | 第74-75页 |
4.1.3 场数据的转换 | 第75-76页 |
4.1.4 矢量数据的转换 | 第76页 |
4.2 菱形棱柱网格稀疏八叉树索引 | 第76-79页 |
4.3 菱形棱柱网格稀疏八叉树索引的数据库设计 | 第79-87页 |
4.3.1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 | 第80-85页 |
4.3.2 基于块的分表存储策略 | 第85-87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7-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海洋水体三维属性场的数据处理 | 第89-106页 |
5.1 海水物理场数据建模分析 | 第89-95页 |
5.1.1 常用的海洋属性场及特点分析 | 第89-92页 |
5.1.2 要素内非均匀属性场的建模方法 | 第92-95页 |
5.2 菱形棱柱网格四面体细分算法 | 第95-97页 |
5.2.1 菱形棱柱定点排序 | 第95页 |
5.2.2 四面体的构造规则 | 第95-97页 |
5.3 基于菱形棱柱四面体的体函数内插算法 | 第97-101页 |
5.3.1 体函数模型 | 第97-99页 |
5.3.2 四面体体积坐标 | 第99-100页 |
5.3.3 线性体函数插值公式 | 第100页 |
5.3.4 二次Bernstein-Bézier体函数插值公式 | 第100-101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4页 |
5.4.1 体函数模型在海洋属性场表达中的应用 | 第101-103页 |
5.4.2 二次体函数与线性体函数插值误差分析 | 第103-10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水体建模试验 | 第106-121页 |
6.1 水体建模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106-110页 |
6.1.1 软件平台选型及及软件实现技术 | 第106-107页 |
6.1.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107-108页 |
6.1.3 主要模块的实现 | 第108-110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110-120页 |
6.2.1 两极冰体数据建模数据处理 | 第110-112页 |
6.2.2 中国周边海洋水体数据建模与组织 | 第112-115页 |
6.2.3 海水温/盐/密数据场三维可视化 | 第115-120页 |
6.2.4 海面高度与海底地形环境建模 | 第12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21-122页 |
7.2 下一步工作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作者简历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