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1 历史意义 | 第8页 |
| 1.2.2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 1.3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2.3 对已有文献的简单述评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以农立国”到“缓本急标”过渡时期的税收思想 | 第16-27页 |
| 3.1 林则徐“通夷增税,防夷强国”的税收思想 | 第16-17页 |
| 3.2 魏源开源强国的税收思想 | 第17-20页 |
| 3.3 太平天国的无税、轻税思想 | 第20-21页 |
| 3.4 冯桂芬的税制革新思想 | 第21-23页 |
| 3.5 简要述评 | 第23-25页 |
| 3.6 小结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通商富国”思潮下的税收思想 | 第27-41页 |
| 4.1 王韬的轻税富商思想 | 第27-29页 |
| 4.2 马建忠的轻税利商思想 | 第29-30页 |
| 4.3 薛福成的轻税兴商思想 | 第30-32页 |
| 4.4 郑观应的适税苏商思想 | 第32-34页 |
| 4.5 陈炽的轻税振商思想 | 第34-36页 |
| 4.6 简要述评 | 第36-39页 |
| 4.7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兴工强国”思潮下的税收思想 | 第41-52页 |
| 5.1 康有为兴商惠工的税收思想 | 第41-43页 |
| 5.2 梁启超假税兴工的税收思想 | 第43-45页 |
| 5.3 严复取民予民,兴工丰源的税收思想 | 第45-47页 |
| 5.4 简要述评 | 第47-51页 |
| 5.5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晚清税收思想对中国税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 第52-55页 |
| 6.1 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税制 | 第52页 |
| 6.2 以人为本,用人性的尺子度量税制 | 第52-53页 |
| 6.3 调整结构,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税制 | 第53页 |
| 6.4 依法治税,用法律的准绳约束税制 | 第53-54页 |
| 6.5 公平课征,用平等的理念评判税制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