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 | 第10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3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3-15页 |
第2章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20页 |
2.1 公允价值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页 |
2.1.2 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现行的几种计量属性 | 第15-16页 |
2.2 投资性房地产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2.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核算范围 | 第16页 |
2.2.2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转换、处置与披露 | 第16-17页 |
2.3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3.1 价值理论 | 第17-18页 |
2.3.2 会计目标理论 | 第18页 |
2.3.3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 | 第18-19页 |
2.4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案例分析 | 第20-28页 |
3.1 A公司概况 | 第20页 |
3.2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情况 | 第20-22页 |
3.3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22-28页 |
3.3.1 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2 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3 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4 对公司税收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4章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动机及问题 | 第28-35页 |
4.1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动机分析 | 第28-29页 |
4.1.1 实现扭亏为盈,规避退市风险 | 第28-29页 |
4.1.2 化解财务困难,缓解资金压力 | 第29页 |
4.2 A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问题 | 第29-35页 |
4.2.1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不规范 | 第29-31页 |
4.2.2 公司经营状况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 第31-32页 |
4.2.3 利润的波动幅度变大,不可预见性加强 | 第32页 |
4.2.4 取得公允价值的成本较大 | 第32-33页 |
4.2.5 抵押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借款,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 第33-35页 |
第5章 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建议 | 第35-39页 |
5.1 细化公允价值准则细则 | 第35页 |
5.2 加强对公司监管 | 第35-36页 |
5.2.1 加强对公司持续性监管 | 第35页 |
5.2.2 加强后续监管 | 第35-36页 |
5.3 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 第36-37页 |
5.3.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 第36页 |
5.3.2 提高利润预测的准确性提高投资效益 | 第36页 |
5.3.3 加强金融机构的审查保护债权人利益 | 第36-37页 |
5.4 建立健全市场交易平台 | 第37页 |
5.5 提升公司自身素质 | 第37-39页 |
5.5.1 提升CEO素质 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 第37-38页 |
5.5.2 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