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残疾人社会救助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1.1 残疾、残疾人定义 | 第13页 |
2.1.2 社会救助 | 第13-14页 |
2.1.3 残疾人社会救助 | 第14-15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2.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6-17页 |
2.3 残疾人社会救助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2.3.1 社会公平和公民权利理论 | 第17-18页 |
2.3.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页 |
第3章 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国际比较 | 第18-31页 |
3.1 西方残疾人社会救助 | 第18-26页 |
3.1.1 西方残疾人社会救助形成 | 第18-19页 |
3.1.2 发达国家的残疾人社会救助 | 第19-24页 |
3.1.3 对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启示 | 第24-26页 |
3.2 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 | 第26-31页 |
3.2.1 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历史推演 | 第26页 |
3.2.2 我国城市残疾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分析 | 第26-31页 |
第4章 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1-40页 |
4.1 我国城市残疾人生活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4.1.1 贫困救助的效果分析 | 第31-34页 |
4.1.2 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分析 | 第34-36页 |
4.1.3 残疾人人口的教育与就业保障情况 | 第36-37页 |
4.2 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4.2.1 扶助和服务不能满足残疾人需求 | 第38页 |
4.2.2 财政投入资金渠道不畅 | 第38页 |
4.2.3 制度设计的不规范 | 第38-39页 |
4.2.4 亲缘间支持效果大于政府保障效果 | 第39页 |
4.2.5 残疾人就业扶持体系不健全 | 第39-40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对策 | 第40-46页 |
5.1 转变救助理念,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 第40-41页 |
5.2 扩大社会救助资金来源 | 第41-42页 |
5.3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的管理机制 | 第42-43页 |
5.4 强化社会支持 | 第43-44页 |
5.5 提高残疾人救助的就业扶助程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