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第2章 刑事简易程序概述 | 第11-15页 |
2.1 刑事简易程序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2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历史发展 | 第12页 |
2.3 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 | 第12-15页 |
2.3.1 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 | 第12-13页 |
2.3.2 有助于实现审判程序多样化 | 第13-15页 |
第3章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1页 |
3.1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3.1.1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 第15页 |
3.1.2 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 第15-16页 |
3.1.3 简易程序的审判模式 | 第16-17页 |
3.1.4 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 | 第17页 |
3.2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司法运行现状 | 第17-18页 |
3.2.1 简易程序的使用率在不断增高 | 第17-18页 |
3.2.2 简易程序中被告人拥有辩护人的比例较小 | 第18页 |
3.3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3.3.1 自愿认罪环节程序性不强 | 第18-19页 |
3.3.2 办案期限限制简易程序适用 | 第19页 |
3.3.3 程序设计不科学 | 第19-20页 |
3.3.4 对被告人权利保障不到位 | 第20-21页 |
第4章 域外主要法治国家相关制度的介绍与启示 | 第21-27页 |
4.1 域外主要法治国家刑事简易程序的立法概况 | 第21-24页 |
4.1.1 美国的刑事简易程序 | 第21-22页 |
4.1.2 德国的刑事简易程序 | 第22-23页 |
4.1.3 日本的刑事简易程序 | 第23页 |
4.1.4 意大利的简易审判程序 | 第23-24页 |
4.2 域外主要法治国家刑事简易程序相关制度的启示 | 第24-27页 |
4.2.1 适用范围广泛 | 第24页 |
4.2.2 以被告人认罪为前提 | 第24-25页 |
4.2.3 被告人诉讼权利得到保障 | 第25-26页 |
4.2.4 注重程序正当化 | 第26-27页 |
第5章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完善建议 | 第27-34页 |
5.1 完善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前提 | 第27-28页 |
5.1.1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实施 | 第27-28页 |
5.1.2 保障人权,进一步提高被追诉人权利保障 | 第28页 |
5.1.3 平衡程序正当和简易化审理 | 第28页 |
5.2 刑事简易程序的科学设计 | 第28-34页 |
5.2.1 构建自愿认罪程序 | 第28-29页 |
5.2.2 合理规定办案期限 | 第29页 |
5.2.3 简化法庭审理程序 | 第29-30页 |
5.2.4 健全被告人权利保障 | 第30-32页 |
5.2.5 提高当庭宣判率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