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地方政府治理的概念及内涵 | 第17-18页 |
2.1.1.1 治理 | 第17页 |
2.1.1.2 政府治理 | 第17-18页 |
2.1.2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19页 |
2.1.3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 第19-20页 |
2.2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管理职能 | 第20页 |
2.2.2 善治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3.1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状况 | 第23-25页 |
3.1.1 政府治理的法律制度日臻完善 | 第23-24页 |
3.1.2 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 第24页 |
3.1.3 政务公开逐步展开 | 第24-25页 |
3.1.4 治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 第25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3.2.1 依法治理能力不足 | 第25-26页 |
3.2.2 民主决策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3.2.3 责任控制能力不足 | 第27-28页 |
3.2.4 危机防控能力不足 | 第28-29页 |
3.2.5 合作共治能力不足 | 第29页 |
3.2.6 公务员整体素质不高 | 第29-30页 |
3.3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3.3.1 治理理念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1.1 地方政府对传统治理模式的依赖 | 第30-31页 |
3.3.1.2 社会公众参与理念的淡薄 | 第31页 |
3.3.1.3 地方政府服务意识和理念淡薄 | 第31页 |
3.3.2 制度因素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2.1 监督体制不完善 | 第31-32页 |
3.3.2.2 突发事件处理体系不完善 | 第32-33页 |
3.3.2.3 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 第33页 |
3.3.3 治理行为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3.1 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性不强 | 第34页 |
3.3.3.2 制度执行的随意性 | 第34-35页 |
第4章 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 | 第35-46页 |
4.1 更新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理念 | 第35-36页 |
4.1.1 树立“服务为本”理念 | 第35页 |
4.1.2 实现善治理念的转变 | 第35-36页 |
4.2 推进法治化进程,提高法治能力的建设 | 第36-38页 |
4.2.1 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4.2.2 加强法治能力建设 | 第37-38页 |
4.2.3 建立法治政府 | 第38页 |
4.3 构建多元治理主体,提升协同治理的能力 | 第38-40页 |
4.3.1 引导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治理 | 第38-39页 |
4.3.2 拓宽公众参与治理的渠道 | 第39-40页 |
4.3.3 加强对公众参与治理的管理和监督 | 第40页 |
4.4 提升政府责任控制能力 | 第40-43页 |
4.4.1 政治责任控制机制建设 | 第40-42页 |
4.4.2 行政责任控制机制建设 | 第42页 |
4.4.3 道德责任控制机制建设 | 第42-43页 |
4.5 提升危机防控能力 | 第43-44页 |
4.5.1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信息平台 | 第43页 |
4.5.2 畅通各项沟通机制 | 第43页 |
4.5.3 开展事后评估和应急预练 | 第43-44页 |
4.6 加强政府治理人力资源建设 | 第44-46页 |
4.6.1 建立一支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 第44页 |
4.6.2 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的考评机制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