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改进BP神经网络在心音身份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第8-9页
   ·心音身份识别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0-12页
第二章 心音信号相关基础知识第12-17页
   ·心音的产生机理及心胸传播特性模型第12-13页
     ·心音的产生机理第12-13页
     ·心胸传播模型第13页
   ·心音的主要成分及时频域特性第13-14页
   ·心音采集系统第14-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心音信号的去噪处理第17-23页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第17-18页
     ·连续小波变换第17-18页
   ·小波去噪第18-19页
     ·小波去噪的基本原理第18页
     ·小波阈值去噪法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小波阈值去噪法在心音信号中的应用第19-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四章 心音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第23-28页
   ·LPC 参数特征第23-24页
   ·LPCC 参数特征第24-25页
   ·MFCC 参数特征第25-26页
   ·动态差分特征第26页
   ·S1 和S2 能量比(FSR)参数特征第26-27页
   ·FSR+MFCC 心音特征参数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五章 心音信号的识别方法第28-42页
   ·人工神经网络第28-31页
     ·人工神经元模型第29-30页
     ·神经网络的分类第30-31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31-34页
     ·BP多层前馈网络模型的数学描述第31-32页
     ·BP算法第32页
     ·BP网络的优点与不足第32-33页
     ·加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BP改进算法第33-34页
   ·遗传算法第34-36页
     ·遗传算法简介第34-35页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第35-36页
   ·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第36-41页
     ·遗传神经网络结合的优势分析第37-38页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模型第38-40页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混合算法的思想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心音身份识别系统实现与仿真分析第42-64页
   ·心音样本库的建立第42-43页
     ·心音的采集第42-43页
     ·心音库的构成第43页
   ·心音的预处理第43-47页
     ·心音信号的去噪处理第43页
     ·心音信号特征参数的提取第43-46页
     ·特征参数的归一化处理第46页
     ·特征矢量序列的聚类合并第46-47页
   ·基于BP 神经网络识别方法仿真分析第47-55页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第47页
     ·BP网络的训练结果分析第47-50页
     ·改进型BP网络的训练结果分析第50-52页
     ·GA-BP网络的训练结果分析第52-55页
   ·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的性能分析第55-60页
     ·噪声环境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段长度的心音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网络的初始权值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基于欧式距离心音识别方法的仿真第60-63页
     ·匹配和识别方法第61-62页
     ·实验仿真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
下一篇:FSVM及其在图像边缘检测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