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4页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4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14-15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3. 试验设计与安排 | 第15-18页 |
3.1 CYP2C19基因型检测 | 第15页 |
3.2 分组与干预 | 第15页 |
3.3 治疗方案 | 第15-16页 |
3.4 血小板聚集活性检测 | 第16-17页 |
3.4.1 血小板聚集率 | 第16页 |
3.4.2 血栓弹力图 | 第16-17页 |
3.5 临床资料收集 | 第17页 |
3.6 临床随访及终点事件 | 第17-18页 |
4.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第19-24页 |
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9-20页 |
2. 血小板活性检测 | 第20-21页 |
2.1 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 第20页 |
2.2 血栓弹力图(MA、ADP抑制率)比较 | 第20-21页 |
3. 随访 | 第21页 |
4. 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4.1 单变量分析脑卒中复发相关因素 | 第21-23页 |
4.2 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4-27页 |
1. 脑心通可降低CYP2C19~*2、~*3型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 第24-25页 |
2. 脑心通是CYP2C19~*2、~*3型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 第25-26页 |
3. 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安全性高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附录 | 第30-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文献综述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作者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