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嵌入式系统意义 | 第10-11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11-13页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ARM9 平台 | 第13-14页 |
·设备驱动 | 第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实验平台硬件分析 | 第16-23页 |
·平台总体结构分析 | 第16-17页 |
·处理器性能分析 | 第17-19页 |
·存储器电路分析 | 第19-20页 |
·电源和复位电路分析 | 第20页 |
·接口电路 | 第20-22页 |
·USB 接口 | 第20-21页 |
·LCD 接口 | 第21页 |
·网络接口电路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嵌入式 Linux 系统构建 | 第23-39页 |
·搭建交叉开发环境 | 第23-27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第23-25页 |
·交叉调试环境 | 第25-27页 |
·Uboot 的移植 | 第27-30页 |
·Nand Flash 启动U-BOOT 的基本原理 | 第29页 |
·加入支持Nand Flash 启动代码 | 第29-30页 |
·U-BOOT 对Nand Flash 命令的支持 | 第30页 |
·嵌入式Linux2.6.29 内核移植 | 第30-35页 |
·Linux 内核文件结构 | 第30-33页 |
·内核移植过程 | 第33-35页 |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35-38页 |
·建立根文件系统 | 第36-37页 |
·制作 YAFFS2 文件系统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设备驱动 | 第39-58页 |
·设备驱动简介 | 第39-40页 |
·LCD 设备驱动设计 | 第40-43页 |
·帧缓冲设备结构 | 第40-42页 |
·帧缓冲驱动的编写 | 第42-43页 |
·USB 设备驱动设计 | 第43-53页 |
·USB 的具体构成 | 第43-45页 |
·USB 驱动程序结构分析 | 第45-53页 |
·网络驱动设计 | 第53-57页 |
·DM9000 结构分析 | 第53页 |
·Dm9000 驱动移植过程 | 第53-55页 |
·Dm9000 驱动简要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1 工作总结 | 第58页 |
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