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0-2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4-34页 |
1.2.1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 | 第24-26页 |
1.2.2 城际关系 | 第26-30页 |
1.2.3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 | 第30-33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33-34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4-3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1.4 创新点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8-61页 |
2.1 城际关系的界定及测度 | 第38-45页 |
2.1.1 城际关系界定 | 第38-42页 |
2.1.2 城际关系测度 | 第42-45页 |
2.2 城际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路径 | 第45-56页 |
2.2.1 路径一:空间邻近效应 | 第46页 |
2.2.2 路径二:集聚与扩散效应 | 第46-48页 |
2.2.3 路径三:要素流动 | 第48-49页 |
2.2.4 路径四:城市网络 | 第49页 |
2.2.5 路径五:区域分工 | 第49-50页 |
2.2.6 城际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路径的测度方法 | 第50-56页 |
2.3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第56-59页 |
2.3.1 城市竞争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 | 第56-57页 |
2.3.2 城市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 | 第57-5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国外城市群发展实践与经验 | 第61-68页 |
3.1 国外城市群发展实践及特征 | 第61-65页 |
3.1.1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 第61页 |
3.1.2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 第61-62页 |
3.1.3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 第62-63页 |
3.1.4 英国伦敦—利物浦城市群 | 第63-64页 |
3.1.5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 第64-65页 |
3.2 国外城市群发展实践经验 | 第65-67页 |
3.2.1 积极推动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合作与产业链构建 | 第65页 |
3.2.2 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建设 | 第65-66页 |
3.2.3 重视城市群内城际关系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城际关系测度研究 | 第68-103页 |
4.1 武汉城市圈概况 | 第68-71页 |
4.1.1 自然地理状况 | 第68-70页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70-71页 |
4.2 武汉城市圈城市发展质量测度 | 第71-85页 |
4.2.1 城市发展质量维度解析 | 第71-75页 |
4.2.2 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5-77页 |
4.2.3 测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77-78页 |
4.2.4 武汉城市圈城市发展质量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78-85页 |
4.3 武汉城市圈城际关系测度结果 | 第85-101页 |
4.3.1 城市综合发展质量下城际关系测度结果 | 第86-89页 |
4.3.2 城市发展质量分维度下城际关系的测度结果 | 第89-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武汉城市圈城际关系路径分析 | 第103-121页 |
5.1 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 第103-107页 |
5.1.1 总体格局演变特征 | 第103-104页 |
5.1.2 局部空间演变分析 | 第104-106页 |
5.1.3 时空格局演化的空间变差 | 第106-107页 |
5.2 武汉城市圈城市经济联系社会网络分析 | 第107-112页 |
5.2.1 整体网络密度分析 | 第108-109页 |
5.2.2 中心度分析 | 第109-111页 |
5.2.3 凝聚子群分析 | 第111-112页 |
5.3 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变化研究 | 第112-119页 |
5.3.1 产业专业化程度及变化分析 | 第112-115页 |
5.3.2 产业结构相似性与优势产业分析 | 第115-116页 |
5.3.3 产业结构相似性与专业化变化分析 | 第116-11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六章 武汉城市圈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 | 第121-134页 |
6.1 面板估计方法及相关检验 | 第121-124页 |
6.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124-125页 |
6.2.1 竞争关系对城市发展质量影响的计量模型 | 第124页 |
6.2.2 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质量影响的计量模型 | 第124-125页 |
6.3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125-127页 |
6.3.1 变量说明 | 第125-126页 |
6.3.2 描述性统计 | 第126-127页 |
6.4 竞争关系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127-129页 |
6.4.1 单位根检验 | 第127-128页 |
6.4.2 面板回归结果 | 第128-129页 |
6.5 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129-130页 |
6.5.1 单位根检验 | 第129页 |
6.5.2 面板回归结果 | 第129-130页 |
6.6 提升武汉城市圈内城际合作的政策建议 | 第130-133页 |
6.6.1 建设城市群利益分享及补偿机制 | 第130-131页 |
6.6.2 实施合作激励制度 | 第131-132页 |
6.6.3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 第132页 |
6.6.4 创新合作战略 | 第132-13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34-136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