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为什么选择铯原子? | 第13-14页 |
1.2 理论背景 | 第14-18页 |
1.2.1 静电相互作用 | 第14-15页 |
1.2.2 磁相互作用 | 第15-16页 |
1.2.3 超精细结构 | 第16-18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激光光谱 | 第19-29页 |
2.1 基态与激发态间的光谱 | 第19-23页 |
2.1.1 饱和吸收光谱 | 第20-21页 |
2.1.2 偏振光谱 | 第21-23页 |
2.2 激发态之间的光谱 | 第23-28页 |
2.2.1 光学双共振光谱 | 第23-24页 |
2.2.2 双共振光抽运光谱 | 第24-25页 |
2.2.3 电磁诱导透明 | 第25-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铯原子 7S_(1/2) 态光谱 | 第29-37页 |
3.1 实验装置 | 第30-33页 |
3.2 光学双共振微分光谱 | 第33-34页 |
3.3 频率间隔校准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超精细作用常数测量 | 第37-43页 |
4.1 超精细分裂测量 | 第38页 |
4.2 系统误差分析 | 第38-41页 |
4.2.1 AC-Stark频移 | 第39页 |
4.2.2 Zeeman频移 | 第39-40页 |
4.2.3 压力频移 | 第40页 |
4.2.4 光谱信号不对称 | 第40页 |
4.2.5 光束不重合 | 第40-41页 |
4.3 超精细作用常数测量结果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录A 铯原子能级结构示意图 | 第51-57页 |
附录B 误差分析 | 第57-61页 |
附录C 共焦Fabry-Perot腔 | 第6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014-2017)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