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危害第12-14页
        1.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第12页
        1.1.2 垃圾渗滤的危害第12-14页
    1.2 垃圾渗滤液脱氮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第14-20页
        1.2.1 物化脱氮工艺第14-15页
        1.2.2 传统生物法脱氮工艺第15-18页
        1.2.3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第18-20页
    1.3 课题研究目、意义和内容第20-22页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0 垃圾渗滤液及污泥来源第22-23页
        2.0.1 垃圾渗滤液第22页
        2.0.2 接种污泥第22-23页
    2.1 实验工艺与装置第23-24页
        2.1.1 实验流程与装置第23-24页
    2.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第24页
    2.3 微生物分析方法第24-25页
        2.3.1 DNA提取第24页
        2.3.2 PCR扩增第24-25页
        2.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5页
    2.4 数据处理第25-26页
第三章 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体系研究第26-45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O系统短程硝化启动与稳定性运行第26-33页
        3.2.1 污泥驯化第26-27页
        3.2.2 系统内短程硝化启动第27-29页
        3.2.3 系统内短程硝化稳定运行第29-33页
    3.3 F系统强化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第33-37页
        3.3.1 芬顿试剂投加量确定第33-35页
        3.3.2 芬顿过程污染物的降解第35-37页
    3.4 A/O系统反硝化脱氮实现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第37-40页
        3.4.1 污泥驯化第37页
        3.4.2 A/O系统反硝化脱氮特性第37-39页
        3.4.3 A/O系统内污染物去除特性第39-40页
    3.5 O-F-A/O处理系统第40-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系统内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第45-52页
    4.1 污泥样品第45页
    4.2 测序结果分析第45-47页
    4.3 不同反应器内微生物多样性第47-51页
        4.3.1 门水平物种分布情况第47-49页
        4.3.2 属水平物种分布情况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建议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门农村地区3G/4G一体化精品网规划与建设
下一篇:垃圾信息的通用自动化监测分析方法及电信运营商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