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二)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2. 概念界定:乡村医生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13-22页 |
(一) 药品采购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 国外药品采购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 国内药品采购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二) 分析视角:新制度主义理论 | 第17-22页 |
1. 新制度主义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2. 本文理论视角: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 第18-21页 |
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21-22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第22-2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 分析思路 | 第23-25页 |
四、T镇乡村医生药品采购模式选择的实践分析 | 第25-42页 |
(一) 20世纪90年代:自由分散采购药品的模式 | 第25-30页 |
1. 政府:以乡村一体化管理为主要力量 | 第25-26页 |
2. 市场:医药批发零售商的商机 | 第26-27页 |
3. 农村居民:支付能力和消费偏好的双重影响 | 第27-28页 |
4. 乡村场域:以城乡二元割据为主要特征 | 第28页 |
5. 乡村医生:多种角色的扮演者 | 第28-29页 |
6. 小结 | 第29-30页 |
(二) 2000年之后:集中购买与个人分散采购被动结合的药品采购模式 | 第30-42页 |
1. 政府:严格的制度管理 | 第31-33页 |
2. 市场:竞争激烈的医药批发零售市场 | 第33-35页 |
3. 农村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与药品价格上涨 | 第35页 |
4. 乡村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三重影响 | 第35-37页 |
5. 乡村医生:多重利益的权衡者 | 第37-40页 |
6. 小结 | 第40-42页 |
五、多重力量的塑造:乡村医生药品采购模式的选择逻辑 | 第42-52页 |
(一) 原因:弱者的自卫——作为选择主体的乡村医生对利益的适当追求 | 第43-45页 |
(二) 条件:国家与市场的外力形构 | 第45-50页 |
1. 国家干预个体选择的方式及产生的影响 | 第45-46页 |
2. 市场化力量的侵入及对个体选择的影响 | 第46页 |
3. “何以如此”:国家与市场形构个体选择方式的形成 | 第46-49页 |
4.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 第49-50页 |
(三) 基础:文化传统与社会认知的内在型塑 | 第50-52页 |
六、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一) 结论 | 第52-53页 |
(二) 相关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