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 第22-27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4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2页 |
2.1.2 社会人文环境 | 第22-23页 |
2.1.3 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2.2 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相关概念 | 第24-27页 |
2.2.1 旅游系统 | 第24-25页 |
2.2.2 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空间结构要素 | 第25-27页 |
3 恩施州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 | 第27-35页 |
3.1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 第27-31页 |
3.1.1 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3.1.2 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2.1 紧致性分析 | 第31-32页 |
3.2.2 结构性分析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恩施州旅游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 第35-40页 |
4.1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 第35-37页 |
4.1.1 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4.2.1 旅游城镇节点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4.2.2 旅游城镇网络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恩施州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分析 | 第40-47页 |
5.1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 第40-43页 |
5.1.1 研究思路 | 第40-42页 |
5.1.2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2.1 交通优势度分析 | 第43-44页 |
5.2.2 可达性分析 | 第44-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恩施州旅游目的地系统要素空间结构相互影响关系 | 第47-52页 |
6.1 旅游交通-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影响关系分析 | 第47-48页 |
6.2 旅游吸引物-旅游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关系分析 | 第48-49页 |
6.3 旅游交通-旅游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关系分析 | 第49-5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7 恩施州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构建与优化 | 第52-60页 |
7.1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构建 | 第52-57页 |
7.1.1 构建原则 | 第52-53页 |
7.1.2 布局结构 | 第53-57页 |
7.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 | 第57-60页 |
7.2.1 培育核心景区,打造组团特色 | 第57页 |
7.2.2 完善交通建设,强化基础设施 | 第57-58页 |
7.2.3 增加服务供给,做强中心城镇 | 第58页 |
7.2.4 优化旅游线路,加强节点互动 | 第58-59页 |
7.2.5 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区域协作 | 第59-60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项目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