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用)分析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1.4 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2章 (火用)分析及能源效率评价的基础理论 | 第15-23页 |
| 2.1 (火用)分析法 | 第15-19页 |
| 2.1.1 (火用)分析法概述 | 第15-16页 |
| 2.1.2 (火用)分析在能源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2.2 能源效率 | 第19-23页 |
| 2.2.1 能源效率概念 | 第19-21页 |
| 2.2.2 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 第3章 基于(火用)分析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 | 第23-37页 |
| 3.1 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23-27页 |
| 3.1.1 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 3.1.2 评价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 3.2 能源效率评价模型 | 第27-37页 |
| 3.2.1 模型的评价流程 | 第27页 |
| 3.2.2 样本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 第27-31页 |
| 3.2.3 能源效率模型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 3.2.4 子系统及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2-37页 |
| 第4章 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应用与分析 | 第37-45页 |
| 4.1 能源子系统评价分析与应用 | 第37-38页 |
| 4.2 经济子系统评价分析与应用 | 第38-40页 |
| 4.3 环境子系统评价分析与应用 | 第40-41页 |
| 4.4 综合能源效率分析与应用 | 第41-43页 |
| 4.5 评价模型可靠性分析 | 第43-4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 5.1 结论 | 第45页 |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