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及价值 | 第9-10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 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一) 教师专业生活 | 第10页 |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生活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有关教师专业生活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生活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有关幼儿园优秀教师专业生活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一)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S老师专业生活的特征 | 第16-44页 |
一、晨间活动 | 第16-19页 |
(一) 重视对幼儿常规的培养 | 第16-17页 |
(二) 注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 第17-18页 |
(三) 注重对个别幼儿的动作指导 | 第18-19页 |
二、区域活动 | 第19-27页 |
(一) 根据幼儿的兴趣、实际需要等设计和调整区域活动 | 第19-21页 |
(二) 重视幼儿的情绪宣泄 | 第21页 |
(三) 注重活动材料的安全性、层次性和丰富性 | 第21-22页 |
(四) 活动材料更新速度较慢,降低幼儿的参与兴趣 | 第22-23页 |
(五) 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 第23页 |
(六) 带头践行新学习的教育理念 | 第23-24页 |
(七) 让幼儿自行创造游戏 | 第24-25页 |
(八) 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生成课程 | 第25-27页 |
三、集体教学活动 | 第27-31页 |
(一)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进行食育教育 | 第27-30页 |
(二) 活动前强调规则,活动中注重幼儿对制作步骤的学习 | 第30-31页 |
四、户外活动 | 第31-33页 |
(一) 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实际需要等及时调整游戏规则 | 第31-32页 |
(二) 反复强调活动规则以提高户外活动的安全性 | 第32-33页 |
(三) 自觉反思户外活动 | 第33页 |
五、节日活动 | 第33-39页 |
(一) 适时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 第34-36页 |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纪律性和积极性 | 第36-39页 |
六、教研活动 | 第39-42页 |
(一)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 第39-41页 |
(二) 积极参与体验活动 | 第41-42页 |
七、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二章 S老师专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一、忙于琐事,无法全身心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 第44页 |
二、重复和被动的教学,无法调动教师积极性 | 第44-45页 |
三、过度注重常规培养,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影响S老师专业生活的因素 | 第46-51页 |
一、社会方面: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偏见 | 第46页 |
二、幼儿园方面:工作环境对S老师专业生活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三、家庭方面 | 第47-48页 |
(一) 父母的教育观念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 第47-48页 |
(二) 成长经历对个人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48页 |
四、教师自身方面 | 第48-51页 |
(一) 个性特征 | 第48-50页 |
(二) 人际交往品质:善于沟通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促进S老师专业生活的建议 | 第51-54页 |
一、社会支持方面 | 第51页 |
二、幼儿园方面 | 第51-52页 |
(一) 重视人文关怀 | 第51页 |
(二) 提供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 第51-52页 |
三、教师自身方面 | 第52-54页 |
(一) 学会自我关怀 | 第52页 |
(二)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第52-53页 |
(三) 保持一份专业情怀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 第54-56页 |
一、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第54页 |
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54-55页 |
三、研究中的不足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S老师专业生活的叙事研究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