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论文--脂肪族醇论文

从低碳醇烃混合物中分离丁醇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12-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精馏工艺概述第13-15页
        1.2.1 共沸精馏第13-14页
        1.2.2 萃取精馏第14页
        1.2.3 变压精馏第14-15页
    1.3 萃取工艺概述第15-16页
        1.3.1 混合溶剂萃取第15页
        1.3.2 超声波萃取第15-16页
        1.3.3 膜萃取第16页
    1.4 热力学模型概述第16-19页
        1.4.1 Wilson模型第16-17页
        1.4.2 NRTL模型第17页
        1.4.3 UNIQUAC模型第17-18页
        1.4.4 UNlFAC模型第18-19页
    1.5 液液平衡第19-20页
        1.5.1 液液平衡实验方法第19-20页
        1.5.2 液液平衡回归方法第20页
    1.6 分离过程模拟第20-22页
        1.6.1 Aspen Plus软件简介第20-21页
        1.6.2 Aspen Plus在精馏模拟中的应用第21页
        1.6.3 Aspen Plus在萃取模拟中的应用第21-22页
    1.7 换热网络设计第22-24页
        1.7.1 换热网络设计概述第22-23页
        1.7.2 夹点法设计第23-24页
        1.7.3 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简介第24页
        1.7.4 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在换热网络设计中的应用第24页
    1.8 国内外醇烃混合物分离工艺现状第24-27页
        1.8.1 羧酸盐水溶液萃取第24-25页
        1.8.2 液氨等萃取第25页
        1.8.3 甲醇-水溶液萃取第25页
        1.8.4 乙腈-水溶液萃取第25-26页
        1.8.5 低碳醇水溶液萃取第26页
        1.8.6 超临界溶剂萃取第26-27页
        1.8.7 化学反应法第27页
    1.9 本文研究内容第27-29页
2 实验部分第29-33页
    2.1 实验装置第29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9-30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2.2 实验仪器第30页
    2.3 实验操作步骤第30页
    2.4 分析方法第30-33页
        2.4.1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第30-31页
        2.4.2 卡尔费休水含量分析方法第31页
        2.4.3 相对校正因子第31-33页
3 精馏分段模拟第33-37页
    3.1 热力学模型选择第33-34页
    3.2 分段工艺模拟第34-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液液平衡研究第37-45页
    4.1 四元液液相平衡数据第37-38页
    4.2 热力学参数回归第38-40页
    4.3 五元液液平衡数据第40-42页
    4.4 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第42-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分离工艺设计第45-69页
    5.1 萃取反萃第46-48页
    5.2 反萃取剂回收第48-52页
        5.2.1 原料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5.2.2 全塔理论板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5.2.3 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5.3 乙醇回收第52-56页
        5.3.1 原料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5.3.2 全塔理论板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5.3.3 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5-56页
    5.4 丁醇脱水第56-59页
        5.4.1 丁醇回收塔全塔理论板数敏感度分析第57-58页
        5.4.2 脱水塔全塔理论板数敏感度分析第58-59页
    5.5 丁醇精制第59-63页
        5.5.1 原料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60-61页
        5.5.2 全塔理论板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61-62页
        5.5.3 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62-63页
    5.6 全流程收敛计算第63-64页
    5.7 换热网络设计第64-68页
    5.8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下一篇:宜昌市关口垭村旅游扶贫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