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外及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7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2 合同能源管理理论及运行模式 | 第19-23页 |
2.1 合同能源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 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模式 | 第20-23页 |
2.2.1 基本模式 | 第20-21页 |
2.2.2 争议模式 | 第21-22页 |
2.2.3 应用情况 | 第22-23页 |
3 泵系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 | 第23-27页 |
3.1 风险因素的识别机制 | 第23-24页 |
3.2 合同能源管理风险因素的特性 | 第24-25页 |
3.3 泵系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机制 | 第25-27页 |
4 泵系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 | 第27-45页 |
4.1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35页 |
4.1.1 项目主体及进程 | 第27-28页 |
4.1.2 泵系统节能项目风险因素的指标体系 | 第28-35页 |
4.2 灰色多层次评估模型设置 | 第35-38页 |
4.3 实证应用 | 第38-45页 |
4.3.1 项目概况 | 第38-39页 |
4.3.2 系统诊断 | 第39-40页 |
4.3.3 系统改造方案 | 第40页 |
4.3.4 项目预期回报 | 第40-41页 |
4.3.5 项目风险评估 | 第41-45页 |
5 泵系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控制 | 第45-54页 |
5.1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控制 | 第45-46页 |
5.2 泵系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指标控制 | 第46-51页 |
5.3 泵系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过程控制 | 第51-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