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法的研究 | 第10-13页 |
(一) 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 第10页 |
(二) 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特征 | 第10-11页 |
1. 实践创新性 | 第10页 |
2. 情境性 | 第10-11页 |
3. 互动性 | 第11页 |
(三) 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的作用价值 | 第11-13页 |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适应能力 | 第11页 |
2. 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 第11-12页 |
3. 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 第12页 |
4.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 第12-13页 |
二、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步骤和类型 | 第13-16页 |
(一) 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 第13-14页 |
1. 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 | 第13页 |
2. 体验趣味性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 第13页 |
3. 学习文化和体验汉语相结合的原则 | 第13页 |
4. 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 | 第13-14页 |
(二) 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主要步骤 | 第14页 |
1. 准备阶段,创造情境,学生进行体验 | 第14页 |
2. 体验阶段,通过语言,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 | 第14页 |
3. 总结阶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 | 第14页 |
(三) 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基本类型 | 第14-16页 |
1. 直观感受型 | 第14-15页 |
2. 角色模拟型 | 第15页 |
3. 动手操作型 | 第15页 |
4. 师生置换型 | 第15-16页 |
三、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小学汉语课堂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6-18页 |
(一) 可行性 | 第16-17页 |
1. 教学环境的支持 | 第16页 |
2. 泰国政府的有利政策和中国政府的扶持 | 第16-17页 |
(二) 必要性 | 第17-18页 |
1. 学生汉语水平 | 第17页 |
2. 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 | 第17-18页 |
四、体验式教学在泰国小学汉语课堂的观察 | 第18-26页 |
(一) 课堂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 研究时长 | 第18页 |
3. 使用教材 | 第18-19页 |
4. 教学环境 | 第19页 |
(二) 课堂教学活动 | 第19-23页 |
1. 情境体验活动 | 第19-20页 |
2. 角色体验教学 | 第20-21页 |
3. 实践体验活动 | 第21-22页 |
4. 情感体验活动 | 第22-23页 |
5. 多媒体体验活动 | 第23页 |
(三) 体验式教学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 | 第23-24页 |
1. 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成绩有所提高 | 第23-24页 |
2. 汉语教师的受欢迎程度提高 | 第24页 |
(四) 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意义 | 第24-26页 |
1. 对学生的意义 | 第25页 |
2. 对教师的意义 | 第25-26页 |
五、对外汉语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小学课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 第26-29页 |
(一) 出现的问题 | 第26页 |
1. 体验式教学课堂纪律涣散 | 第26页 |
2. 部分教师经验不足 | 第26页 |
(二) 教学建议 | 第26-29页 |
1. 对教师的建议 | 第26-27页 |
2. 对教学内容的建议 | 第27-28页 |
3. 对教学时间的建议 | 第28页 |
4. 对教学设施的建议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