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30页 |
1.1 绵羊肺腺瘤概述 | 第13页 |
1.2 绵羊肺腺瘤的发现 | 第13-14页 |
1.3 绵羊肺腺瘤的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1.3.1 绵羊肺腺瘤的流行 | 第14页 |
1.3.2 易感动物 | 第14页 |
1.3.3 病毒的传播 | 第14-15页 |
1.4 临床症状与组织病理变化 | 第15-16页 |
1.4.1 临床症状 | 第15页 |
1.4.2 病理变化 | 第15-16页 |
1.4.3 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16页 |
1.5 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 | 第16-20页 |
1.5.1 JSRV基因组与结构 | 第17-18页 |
1.5.2 病毒的复制 | 第18-20页 |
1.5.3 JSRV的转录特异性 | 第20页 |
1.6 JSRV致瘤机制 | 第20-25页 |
1.6.1 JSRV的癌基因env | 第21页 |
1.6.2 JSRV Env参与转化 | 第21-22页 |
1.6.3 参与JSRV Env转化过程中的信号通路 | 第22-24页 |
1.6.4 靶细胞的感染:肿瘤的起源 | 第24页 |
1.6.5 JSRV感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 第24-25页 |
1.7 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 | 第25-26页 |
1.8 enJSRV对JSRV的限制 | 第26页 |
1.9 绵羊肺腺瘤的检测与防治 | 第26-28页 |
1.9.1 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1.9.2 防治 | 第27-28页 |
1.10 非典型形式OPA | 第28页 |
1.11 绵羊肺腺瘤病和细支气管肺泡癌 | 第28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30页 |
2 试验一 绵羊肺腺瘤病毒巢式RT-PCR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第30-5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2.1.1 主要材料 | 第3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0-38页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31页 |
2.2.2 白细胞的分离 | 第31页 |
2.2.3 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2.4 白细胞中总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2.2.5 鼻液中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2.2.6 巢式RT-PCR与普通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33-35页 |
2.2.7 巢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5页 |
2.2.8 特异性试验 | 第35-36页 |
2.2.9 敏感性试验 | 第36页 |
2.2.10 重复性试验 | 第36页 |
2.2.11 临床检测 | 第36页 |
2.2.12 产物的回收、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6-38页 |
2.3 结果 | 第38-48页 |
2.3.1 巢式RT-PCR扩增 | 第38页 |
2.3.2 巢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2.3.3 特异性试验 | 第39-40页 |
2.3.4 敏感性试验 | 第40-41页 |
2.3.5 重复性试验结果 | 第41页 |
2.3.6 临床检测 | 第41-43页 |
2.3.7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3-46页 |
2.3.8 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46-48页 |
2.4 讨论 | 第48-51页 |
2.5 小结 | 第51-52页 |
3 试验二 exJSR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应用 | 第52-6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3.1.1 主要材料 | 第5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52-54页 |
3.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52-53页 |
3.2.2 总RNA的提取 | 第53页 |
3.2.3 标准品的制备 | 第53页 |
3.2.4 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53页 |
3.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54页 |
3.2.6 敏感性实验 | 第54页 |
3.2.7 特异性实验 | 第54页 |
3.2.8 重复性实验 | 第54页 |
3.2.9 病样及血样的检测 | 第54页 |
3.2.10 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54页 |
3.3 结果 | 第54-62页 |
3.3.1 PCR及酶切鉴定结果 | 第54-55页 |
3.3.2 反应体系优化的结果 | 第55页 |
3.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5-56页 |
3.3.4 灵敏性试验 | 第56-57页 |
3.3.5 exJSRV特异性试验 | 第57-58页 |
3.3.6 重复性实验 | 第58页 |
3.3.7 临床检测 | 第58-60页 |
3.3.8 临床症状与组织病理学验证 | 第60-62页 |
3.4 讨论 | 第62-63页 |
3.5 小结 | 第63-64页 |
4 试验三 exJSRV与enJSRV的载量关系 | 第64-7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4页 |
4.1.1 主要材料 | 第64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64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64-66页 |
4.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64-65页 |
4.2.2 总RNA的提取 | 第65页 |
4.2.3 巢式内套RT-PCR与exJSRV-env全基因扩增的反应体系 | 第65页 |
4.2.4 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65页 |
4.2.5 标准品的制备 | 第65页 |
4.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5-66页 |
4.2.7 exJSRV和enJSRV的相对表达量的测定及分析 | 第66页 |
4.3 结果 | 第66-72页 |
4.3.1 巢式内套RT-PCR与exJSRV-env全基因扩增 | 第66页 |
4.3.2 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66-67页 |
4.3.3 PCR及酶切鉴定结果 | 第67-68页 |
4.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8-69页 |
4.3.5 exJSRV和enJSRV的相对表达量 | 第69-72页 |
4.4 讨论 | 第72-73页 |
4.5 小结 | 第73-74页 |
5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