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4D28A柴油机进气道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进气道设计方法和进气道内流动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2.1 进气道设计方法 | 第10-11页 |
1.2.2 进气道内流动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国外进气道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国内进气道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17-22页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7-18页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8-20页 |
2.1.3 能量方程 | 第20-21页 |
2.1.4 湍流输运方程 | 第21-22页 |
2.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22-24页 |
2.3 离散方程的解法 | 第24-26页 |
2.4 AVL-FIRE软件简介 | 第26-28页 |
第3章 进气道稳流试验研究 | 第28-45页 |
3.1 气道稳流试验台 | 第28-30页 |
3.1.1 设备组成 | 第28-29页 |
3.1.2 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2 测量方法 | 第30-31页 |
3.2.1 等体积流量法 | 第30页 |
3.2.2 等压差法 | 第30页 |
3.2.3 变压差法 | 第30-31页 |
3.3 进气道流动特性的评价方法 | 第31-35页 |
3.3.1 Ricardo评价方法 | 第31-33页 |
3.3.2 AVL评价方法 | 第33-34页 |
3.3.3 FEV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3.4 进气道稳流试验 | 第35-38页 |
3.4.1 试验准备事项 | 第35-38页 |
3.4.2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3.5 试验结果 | 第38-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进气道流动模拟仿真分析 | 第45-53页 |
4.1 进气道三维建模 | 第45-46页 |
4.2 网格的划分 | 第46-47页 |
4.3 求解器的设置 | 第47-50页 |
4.3.1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47-48页 |
4.3.2 初始条件的设定 | 第48页 |
4.3.3 求解器控制的设定 | 第48-50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4.1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4.4.2 流场分析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进气道结构优化 | 第53-60页 |
5.1 进气道结构优化的目的 | 第53页 |
5.2 进气道结构优化方案 | 第53-56页 |
5.3 方案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5.4 流场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