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1.1 引言 | 第8-11页 |
1.2 贵金属纳米团簇简介 | 第11-15页 |
1.2.1 硫醇配体保护的贵金属纳米团簇 | 第12-14页 |
1.2.2 其他配体保护的金纳米团簇 | 第14页 |
1.2.3 贵金属纳米团簇合成的方法 | 第14-15页 |
1.3 合金纳米团簇 | 第15-21页 |
1.3.1 合金纳米团簇的介绍 | 第15-17页 |
1.3.2 合金纳米团簇的应用 | 第17-21页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Au_(15)Ag_3(SPhMe_2)_(14)纳米团簇的晶体结构表征以及配体对于团簇性质影响的研究 | 第27-56页 |
2.1 引言 | 第27-2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1 试剂 | 第29页 |
2.2.2 仪器 | 第29-30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2.3.1 Au_(18)(SG)_(14)单金属水相纳米团簇的制备 | 第30页 |
2.3.2 Au_(18)(SPhMe_2)_(14)单金属油相纳米团簇的制备 | 第30-31页 |
2.3.3 AgSR杂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第31页 |
2.3.4 Au_(15)Ag_3(SPhMe_2)_(14)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 | 第31页 |
2.3.5 Au_(15)Ag_3(SPhMe_2)_(14)合金纳米团簇的结晶 | 第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51页 |
2.4.1 Au_(18)(SPhMe_2)_(14)以及Au_(15)Ag_3(SPhMe_2)_(14)纳米团簇的纯度验证 | 第31-36页 |
2.4.2 Au_(18)(SPhMe_2)_(14)以及Au_(15)Ag_3(SPhMe_2)_(14)纳米团簇的紫外以及质谱对比 | 第36-38页 |
2.4.3 掺杂Au_(18)(SPhMe_2)_(14)生成Au_(15)Ag_3(SPhMe_2)_(14)的过程检测 | 第38-39页 |
2.4.4 不同配体保护的Au_(15)Ag_3合金纳米团簇的晶体对比 | 第39-43页 |
2.4.5 不同配体保护的Au_(15)Ag_3合金纳米团簇的光学性质对比及计算说明 | 第43-47页 |
2.4.6 结晶过程中Au_(15)Ag_3(SPhMe_2)_(14)的质谱以及紫外表征 | 第47-50页 |
2.4.7 杂原子掺杂对于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