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陇东马岭地区长81储层沉积微相及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沉积微相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孔喉结构研究现状第9-10页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0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3.2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2-19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2-13页
    2.2 区域沉积演化第13-14页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4-19页
        2.3.1 地层特征第14-16页
        2.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6-19页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第19-37页
    3.1 物源分析第19-22页
        3.1.1 物源方向、沉积相带与石英特征的分区变化第19-20页
        3.1.2 长石组分分区与变化特征第20页
        3.1.3 物源方向与岩屑组合分区第20-22页
        3.1.4 物源与重矿物组合分区第22页
    3.2 沉积相标志第22-26页
        3.2.1 颜色标志第23页
        3.2.2 岩石类型标志第23-24页
        3.2.3 沉积构造特征第24-25页
        3.2.4 测井相标志第25-26页
    3.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第26-27页
        3.3.1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第26页
        3.3.2 分流间湾微相第26页
        3.3.3 河口坝微相第26-27页
        3.3.4 远砂坝微相第27页
    3.4 单井、连井相分析第27-30页
        3.4.1 单井相分析第27-30页
        3.4.2 连井相分析第30页
    3.5 砂体展布及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第30-37页
        3.5.1 长8_1~3小层砂体展布及沉积微相第30-32页
        3.5.2 长8_1小层砂体展布及沉积微相第32页
        3.5.3 长8_1~1小层砂体展布及沉积微相第32-37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37-46页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7-39页
        4.1.1 碎屑组分特征第37页
        4.1.2 填隙物特征第37-38页
        4.1.3 储层结构特征第38-39页
    4.2 储层物性特征第39-41页
        4.2.1 长8_1~1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第39页
        4.2.2 长8_1~2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第39页
        4.2.3 长8_1~3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第39-40页
        4.2.4 长 8_1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第40-41页
    4.3 储层成岩作用分析第41-46页
        4.3.1 压实和压溶作用第41-42页
        4.3.2 胶结作用第42-44页
        4.3.3 溶蚀作用第44-46页
第五章 微观孔喉结构及主控因素第46-66页
    5.1 孔隙成因类型及组合类型第46-48页
        5.1.1 孔隙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第46-47页
        5.1.2 孔隙组合类型第47-48页
    5.2 喉道类型及特征第48-49页
    5.3 孔喉大小分布、组合类型及结构参数特征第49-51页
        5.3.1 孔喉大小分布第49-50页
        5.3.2 孔喉组合类型第50-51页
        5.3.3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第51页
    5.4 孔隙、喉道以及孔喉半径比分析第51-57页
        5.4.1 孔隙半径分布特征第52-53页
        5.4.2 喉道半径分布特征第53-54页
        5.4.3 孔喉半径比分布特征第54-55页
        5.4.4 毛细管压力曲线变化特征第55-57页
    5.5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与物性的相关性第57-59页
    5.6 微观孔喉结构主控因素第59-66页
        5.6.1 沉积微相与微观孔喉结构第59-61页
        5.6.2 成岩相与微观孔喉结构第61-66页
结论与认识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脉分叉病变单支架术不同介入策略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远程医疗模式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