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癌性疼痛 | 第11-12页 |
1.1.1 产生机制 | 第11页 |
1.1.2 西医治疗 | 第11-12页 |
1.2 中医治疗 | 第12-16页 |
1.2.1 中医对癌痛治疗的辨证施治原则 | 第12-13页 |
1.2.2 中医治疗癌痛的临床应用 | 第13-16页 |
1.3 天茄子,白芍,延胡索等药材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1.3.1 天茄子 | 第16-17页 |
1.3.2 白芍 | 第17页 |
1.3.3 延胡索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天茄子指标成分分析 | 第19-29页 |
2.1 仪器与试药 | 第19-20页 |
2.1.1 仪器 | 第19-20页 |
2.1.2 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2.2 华佗豆乙碱的提取分离 | 第20-22页 |
2.2.1 提取分离过程 | 第20-21页 |
2.2.2 纯度测定 | 第21-22页 |
2.3 华佗豆乙碱的结构分析 | 第22-28页 |
2.3.1 紫外吸收光谱(UV)测定 | 第22-23页 |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定 | 第23-25页 |
2.3.3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测定 | 第25-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癌痛消颗粒制剂的药效筛选 | 第29-37页 |
3.1 仪器与材料 | 第29-30页 |
3.1.1 仪器 | 第29页 |
3.1.2 材料 | 第29页 |
3.1.3 动物 | 第29-30页 |
3.2 处方 | 第30页 |
3.3 工艺路线设计 | 第30页 |
3.4 工艺筛选研究 | 第30-35页 |
3.4.1 样品制备 | 第30-31页 |
3.4.2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4.3 癌痛消颗粒制剂对小鼠热板实验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4 癌痛消颗粒制剂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5 小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实验 | 第33-35页 |
3.4.6 实验结论 | 第35页 |
3.5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癌痛消颗粒制剂提取工艺优化 | 第37-54页 |
4.1 仪器与材料 | 第37-38页 |
4.1.1 仪器 | 第37页 |
4.1.2 材料 | 第37-38页 |
4.2 提取工艺优化 | 第38-46页 |
4.2.1 天茄子等药材醇提工艺优化 | 第38-40页 |
4.2.2 白芍等药材水提工艺优化 | 第40-43页 |
4.2.3 醇沉工艺优化 | 第43-46页 |
4.2.4 实验小结 | 第46页 |
4.3 过滤工艺优化 | 第46-48页 |
4.3.1 醇提部分过滤工艺优化 | 第46-47页 |
4.3.2 水提部分过滤工艺优化 | 第47-48页 |
4.3.3 实验小结 | 第48页 |
4.4 浓缩工艺优化 | 第48-51页 |
4.4.1 醇提部分浓缩工艺优化 | 第48-49页 |
4.4.2 水提部分浓缩工艺优化 | 第49-50页 |
4.4.3 醇沉部分浓缩工艺优化 | 第50-51页 |
4.4.4 实验小结 | 第51页 |
4.5 干燥工艺考察 | 第51-52页 |
4.6 总体实验验证 | 第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