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消费制度变迁:中国消费者主权意识的历史演进(1950-2010)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8页
 (一)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页
  2. 消费理论与消费者主权理论第11-12页
  3. 相关的研究状况第12-16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18页
  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6页
  2.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6页
  3. 本文的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第16-18页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消费制度对消费者主权意识的抑制(1950—1978)第18-39页
 (一) 1950—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与人民生活的改善第18-22页
  1.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起点第18页
  2. 统一财政,集中财力第18-19页
  3. 稳定物价,初见成效第19-20页
  4. 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第20-22页
 (二) 1953—1957: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统购统销制度第22-27页
  1.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客观基础第22-23页
  2.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第23页
  3.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具体措施第23-24页
  4.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第24-27页
 (三) 1958—1978: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第27-37页
  1. 1958—1965:赶超政策导向下的消费变迁第27-31页
  2. 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消费者主权的完全丧失第31-36页
  3. 1977—1978:国民经济恢复、"洋跃进"与人民生活第36-37页
 (四) 小结第37-39页
二 转型时期的消费制度对消费者主权意识的唤醒(1979—1992)第39-55页
 (一) 1979—198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政策转变对消费制度的影响第39-46页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第39-42页
  2. 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轻工业的发展第42-43页
  3. 个人收入快速增长第43-44页
  4.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第44-46页
 (二) 1985—199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消费制度的影响第46-54页
  1. 取消统购派购制度,改为合同订购第46-48页
  2. 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第48页
  3. 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48-50页
  4. 优先发展消费品工业的战略第50页
  5. 消费品工业发展迅速第50-51页
  6. 工资改革使职工收入增长明显第51-52页
  7.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放缓第52-53页
  8.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波动中增长第53-54页
 (三) 小结第54-55页
三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与消费者主权意识的重构(1993—2010)第55-64页
 (一) 1993—2002: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消费者主权意识的回归第55-61页
  1. 1993—1997: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对消费的影响第55-59页
  2. 1998—2002:买方市场的形成与鼓励消费政策第59-61页
 (二) 2003—2010: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第61-63页
  1.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第61-62页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62页
  3. 市场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政府作用第62-63页
 (三) 小结第63-64页
四 结论第64-66页
 (一) 消费者主权视野下的消费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64页
 (二) 消费者主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第64-65页
 (三) 结束语第65-66页
注释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下一篇:创新环境、科技政策与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欠发达地区广西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