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0-36页 |
2.1 监狱网络舆情的界定与构成要素 | 第20-28页 |
2.1.1 监狱网络舆情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2 监狱网络舆情场 | 第21-23页 |
2.1.3 监狱网络舆情主体 | 第23-26页 |
2.1.4 监狱网络舆情客体 | 第26-27页 |
2.1.5 监狱网络舆情信息 | 第27-28页 |
2.2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8-36页 |
2.2.1 危机的界定以及分类 | 第28-30页 |
2.2.2 危机的诱因 | 第30-32页 |
2.2.3 危机的特征 | 第32-33页 |
2.2.4 危机管理的分析模型 | 第33-34页 |
2.2.5 危机管理的一般过程 | 第34-36页 |
第3章 我国监狱机关在涉狱网络舆情应对上的现状及问题 | 第36-49页 |
3.1 监狱机关应对涉狱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36-38页 |
3.1.1 监狱机关应对涉狱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3.1.2 监狱机关应对涉狱网络舆情的现状 | 第37-38页 |
3.2 监狱机关在涉狱网络舆情应对上存在的问题 | 第38-45页 |
3.2.1 事前阶段机制建设不完善 | 第39-41页 |
3.2.2 事中扩散阶段应对不力 | 第41-44页 |
3.2.3 事后平息总结阶段易受忽视 | 第44-45页 |
3.3 涉狱网络舆情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5-49页 |
3.3.1 监狱网络舆情场的不断发展 | 第45页 |
3.3.2 监狱网络舆情主体的相互作用 | 第45-47页 |
3.3.3 监狱网络舆情客体社会影响力强 | 第47页 |
3.3.4 监狱网络舆情信息多样化 | 第47-49页 |
第4章 国外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经验借鉴 | 第49-54页 |
4.1 国外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的做法与特点 | 第49-52页 |
4.1.1 美国监狱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 第49-50页 |
4.1.2 德国监狱网络舆情应对办法 | 第50-52页 |
4.2 国外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的借鉴与启示 | 第52-54页 |
4.2.1 法治与自治并重 | 第52页 |
4.2.2 协同应对计划完善周密 | 第52-53页 |
4.2.3 互联网舆情监管手段丰富 | 第53-54页 |
第5章 监狱在涉狱网络舆情上的应对策略 | 第54-62页 |
5.1 完善预警准备工作 | 第54-56页 |
5.1.1 重视社会舆论宣传 | 第54页 |
5.1.2 提高监狱管理水平 | 第54-55页 |
5.1.3 建立和完善应对机制 | 第55-56页 |
5.2 分阶段处置舆情事件 | 第56-60页 |
5.2.1 做好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 | 第56-57页 |
5.2.2 多平台迅速发声控制舆情 | 第57-58页 |
5.2.3 多部门联动管控应对舆情 | 第58-60页 |
5.3 事后重视总结与恢复 | 第60-62页 |
5.3.1 建立监狱网络舆情备案库 | 第60页 |
5.3.2 恢复监狱正常工作和声誉 | 第60-61页 |
5.3.3 建立舆情受害人援助制度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