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

热处理工艺对Fe-基纳米晶磁性材料高频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吸波材料概述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吸波材料的分类第10-12页
    1.2 几种常用高频吸波材料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铁氧体吸波材料第12页
        1.2.2 磁性金属微粉及多晶铁纤维第12-13页
        1.2.3 纳米磁性吸波材料第13-14页
    1.3 Fe-基纳米晶磁性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第14-15页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实验理论基础第17-31页
    2.1 Fe-基纳米晶材料的高频电磁参数与损耗第17-22页
        2.1.1 Fe-基纳米晶的复数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第17-19页
        2.1.2 Fe-基纳米晶的复数磁导率第19-20页
        2.1.3 Fe-基纳米晶磁性材料发生磁损耗的机理第20-22页
    2.2 Fe-基纳米晶材料的吸波理论第22-26页
        2.2.1 吸波原理第22-23页
        2.2.2 传输线模型计算反射损耗第23-26页
        2.2.3 阻抗匹配原理第26页
    2.3 复合物高频性能表征第26-30页
        2.3.1 有效介质理论第27页
        2.3.2 LLG方程计算张量磁导率第27-30页
    2.4 改进的Snoek极限公式第30-31页
第三章 Fe-基纳米晶磁性材料的热处理和测试方法第31-38页
    3.1 实验原材料第31页
    3.2 退火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第31-33页
    3.3 样品性能表征设备及方法第33-38页
        3.3.1 X射线衍射仪(XRD)第33-35页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5-36页
        3.3.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第36页
        3.3.4 矢量网络分析仪第36-38页
第四章 常规退火处理对Fe-基纳米晶材料高频性能的影响第38-53页
    4.1 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常规退火样品处理第38-45页
        4.1.1 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不同温度退火处理过程第38-39页
        4.1.2 Fe_(73.5)Cu_1Nb_3Si_(13.5)B_9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样品的XRD表征第39-41页
        4.1.3 Fe_(73.5)Cu_1Nb_3Si_(13.5)B_9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样品的微观形貌第41-43页
        4.1.4 Fe_(73.5)Cu_1Nb_3Si_(13.5)B_9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样品的静态磁性第43-45页
    4.2 常规退火处理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高频性能的影响第45-52页
        4.2.1 不同温度常规热处理后Fe_(73.5)Cu_1Nb_3Si_(13.5)B_9的高频介电性能第45-46页
        4.2.2 不同温度常规热处理后Fe_(73.5)Cu_1Nb_3Si_(13.5)B_9的高频磁性能第46-47页
        4.2.3 常规热处理后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的反射损耗第47-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快速退火处理对Fe-基纳米晶材料高频性能的影响第53-63页
    5.1 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的快速退火处理工艺第53-54页
    5.2 经快速退火处理样品的性能表征第54-58页
        5.2.1 经快速退火处理样品的XRD表征第54-55页
        5.2.2 经快速退火处理Fe_(73.5)Cu_1Nb_3Si_(13.5)B_9的电磁参数分析第55-58页
    5.3 快速退火处理工艺对反射损耗的影响第58-61页
        5.3.1 快速退火处理工艺保温温度对高频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5.3.2 快速退火处理保温时间对高频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5.3.3 不同吸波体厚度对高频性能的影响第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集成式光纤声波检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