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第一章 《东方杂志》概况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的馆办期刊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东方杂志》的办刊历程 | 第20-23页 |
第三节 《东方杂志》的办刊宗旨 | 第23-28页 |
第二章 同光体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诗歌的概况 | 第28-60页 |
第一节 "同光体"诗派的兴起与流变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同光体"诗歌的诗学思想 | 第30-37页 |
第三节 "同光体"诗人范围确定 | 第37-44页 |
第四节 "同光体"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诗歌情况 | 第44-47页 |
第五节 《东方杂志》刊载"同光体"诗歌特点分析 | 第47-60页 |
第三章 《东方杂志》成为"同光体"诗歌阵地原因探析 | 第60-68页 |
第一节 "同光体"诗人在报刊上刊载诗歌的传统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同光体"诗人与商务印书馆高层的紧密联系 | 第62-68页 |
第四章 报刊刊载对"同光体"诗派的影响 | 第68-78页 |
第一节 文化与政治上双重遗民身份的确认 | 第68-72页 |
第二节 宗宋诗风不退反进 | 第72-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 《东方杂志》刊载"同光体"诗歌一览表 | 第82-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