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1 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Milne-Edwards(1871)概述 | 第11-14页 |
1.1.1 分类学地位和地理分布特点 | 第11-13页 |
1.1.2 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1.3 形态鉴定难点 | 第14页 |
1.2 线粒体Cyt b基因在近缘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 亲缘地理学研究 | 第16-17页 |
1.3.1 亲缘地理学简介 | 第16页 |
1.3.2 亲缘地理学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1.4 线粒体DNA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社鼠的分子方法鉴定 | 第20-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1 样本来源 | 第20-2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2 结果 | 第24-31页 |
2.2.1 序列特征 | 第24页 |
2.2.2 系统发育树 | 第24-26页 |
2.2.3 物种厘定 | 第26-28页 |
2.2.4 遗传距离 | 第28-31页 |
2.3 讨论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社鼠亲缘地理关系分析 | 第33-52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3.1.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页 |
3.1.3 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遗传差异分析 | 第34页 |
3.1.4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第34-35页 |
3.2 结果 | 第35-48页 |
3.2.1 社鼠的系统发育 | 第35-39页 |
3.2.2 遗传多样性与分化 | 第39-43页 |
3.2.3 种群历史演化动态推断 | 第43-48页 |
3.3 讨论 | 第48-51页 |
3.3.1 社鼠的遗传多样性 | 第48-49页 |
3.3.2 社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基因流 | 第49-50页 |
3.3.3 社鼠历史分布格局分析 | 第50页 |
3.3.4 种群历史动态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社鼠适应性进化分析 | 第52-67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6页 |
4.1.1 样本来源 | 第53-54页 |
4.1.2 PCR扩增与检验 | 第54页 |
4.1.3 测序 | 第54页 |
4.1.4 序列比对 | 第54-55页 |
4.1.5 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4.2 结果 | 第56-64页 |
4.2.1 采样点海拔和一月平均气温统计 | 第56-57页 |
4.2.2 遗传多样性 | 第57-61页 |
4.2.3 选择压力分析 | 第61-64页 |
4.3 讨论 | 第64-66页 |
4.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总结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成果 | 第93-9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