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性 | 第14-19页 |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 第14-15页 |
1.2.2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组分 | 第15-18页 |
1.2.3 影响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的参数 | 第18-19页 |
1.3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 | 第19-21页 |
1.3.1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 第19-20页 |
1.3.2 破乳机理 | 第20-21页 |
1.4 破乳剂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1 破乳剂的分类 | 第21-23页 |
1.4.2 聚醚破乳剂的合成方法 | 第23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30-48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30-31页 |
2.2.2 测试方法 | 第31页 |
2.2.3 胶质、沥青质的提取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2.3.1 聚合物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 第32-35页 |
2.3.2 聚合物分子量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 第35-37页 |
2.3.3 胶质、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 第37-41页 |
2.3.4 温度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 第41-42页 |
2.3.5 含水率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 第42-43页 |
2.3.6 不同脱稳方法对原油乳液的破乳影响 | 第43-45页 |
2.4 小结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改性聚醚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8-70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4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49-50页 |
3.2.2 测试方法 | 第50-52页 |
3.2.3 破乳剂的评价 | 第52页 |
3.2.4 合成步骤 | 第52-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3.3.1 结构表征 | 第54-58页 |
3.3.2 羟值 | 第58-59页 |
3.3.3 浊点、水数及HLB值 | 第59-60页 |
3.3.4 表面活性 | 第60-64页 |
3.3.5 破乳剂的室内评价 | 第64-65页 |
3.4 小结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第四章 PEG/PPG改性聚醚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70-95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3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70-71页 |
4.2.2 测试方法 | 第71-72页 |
4.2.3 合成步骤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91页 |
4.3.1 结构表征 | 第73-76页 |
4.3.2 浊点 | 第76-77页 |
4.3.3 水数、HLB值 | 第77-78页 |
4.3.4 表面活性 | 第78-81页 |
4.3.5 影响破乳效果的因素 | 第81-85页 |
4.3.6 PEG/PPG改性破乳剂的室内评价 | 第85-90页 |
4.3.7 PPG改性破乳剂的平台原油乳液破乳实验 | 第90-91页 |
4.4 小结 | 第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9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