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智库 | 第19页 |
2.1.2 高校智库 | 第19-20页 |
2.1.3 研究型大学 | 第20页 |
2.1.4 教育信息化 | 第20-21页 |
2.1.5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 第21页 |
2.1.6 建设模式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协同创新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外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第24-31页 |
3.1 美国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第24-27页 |
3.1.1 人员配置模式及经验 | 第24-25页 |
3.1.2 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经验 | 第25页 |
3.1.3 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及经验 | 第25-26页 |
3.1.4 美国高校智库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3.2 欧盟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第27-29页 |
3.2.1 人员配置模式及经验 | 第27页 |
3.2.2 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经验 | 第27-28页 |
3.2.3 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及经验 | 第28页 |
3.2.4 欧盟高校智库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29页 |
3.3 日本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第29-31页 |
3.3.1 人员配置模式及经验 | 第29页 |
3.3.2 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经验 | 第29-30页 |
3.3.3 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及经验 | 第30页 |
3.3.4 日本高校智库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现状及问题 | 第31-36页 |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现状 | 第31-33页 |
4.1.1 人员配置建设现状 | 第31-32页 |
4.1.2 组织结构建设现状 | 第32页 |
4.1.3 成果孕育转化建设现状 | 第32-33页 |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2.1 人员配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4.2.2 组织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4.2.3 成果孕育转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第5章 加强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的对策 | 第36-45页 |
5.1 加强研究型大学智库人员配置 | 第36-39页 |
5.1.1 改善智库人员聘用制度和薪酬制度 | 第36-37页 |
5.1.2 建立地区咨询行业联合人才库 | 第37-38页 |
5.1.3 建立智库人才网络培训学习系统、开设智库咨询课程 | 第38-39页 |
5.2 完善研究型大学智库组织结构建设 | 第39-42页 |
5.2.1 完善内部组织层级模式和部门分支设置 | 第39-40页 |
5.2.2 建立组织内部与第三方相结合的评价评估标准与机制 | 第40-41页 |
5.2.3 建立研究型大学智库联盟、开放式全面协同创新、产业化园区 | 第41-42页 |
5.3 促进研究型大学智库成果孕育转化 | 第42-45页 |
5.3.1 建立“问题化导向”成果孕育机制 | 第42页 |
5.3.2 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扩大智库成果转化 | 第42-43页 |
5.3.3 完善智库成果采购制度和市场交易准则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