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1.2.1 贡献及贡献度 | 第13页 |
1.2.2 军事领域体系贡献度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军事体系贡献度内涵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2 装备体系结构建模与框架研究 | 第16-17页 |
1.3.3 作战过程刻画与追溯分析的研究 | 第17页 |
1.3.4 贡献度及体系贡献度评估研究 | 第17-19页 |
1.3.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2 海军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总体指导框架 | 第22-32页 |
2.1 海军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难点及评估目标 | 第22-25页 |
2.1.1 评估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2.1.2 体系贡献度评估需求和目标 | 第24-25页 |
2.2 体系贡献度评估支持理论 | 第25-28页 |
2.2.1 体系结构建模和评估链路构建理论——MMF | 第25-27页 |
2.2.2 围绕作战过程展开的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第27-28页 |
2.3 体系贡献度评估总体指导框架 | 第28-29页 |
2.3.1 体系贡献度追溯链路构建 | 第28页 |
2.3.2 围绕OODA环展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 第28页 |
2.3.3 评估方法 | 第28-29页 |
2.3.4 体系贡献度评估总体指导框架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3 支持体系贡献度分析的评估链路构建 | 第32-44页 |
3.1 基于MM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框架 | 第32-33页 |
3.2 基于MMF的体系结构建模举例 | 第33-36页 |
3.2.1 使命任务分析 | 第33页 |
3.2.2 能力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3.2.3 功能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3.2.4 组成元素分析 | 第35页 |
3.2.5 元素交互关系分析 | 第35-36页 |
3.3 基于OODA环的作战体系 | 第36-38页 |
3.3.1 OODA作战体系 | 第36-37页 |
3.3.2 MMF与OODA | 第37-38页 |
3.4 体系贡献度追溯链路分析 | 第38-42页 |
3.4.1 链路构建 | 第38-39页 |
3.4.2 链路分析具体步骤 | 第39-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基于OODA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筛选 | 第44-54页 |
4.1 武器装备变化对OODA作战网络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4.2 可扩展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48页 |
4.3 使命+武器装备—指标体系辅助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8-49页 |
4.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8页 |
4.3.2 系统功能实现 | 第48-49页 |
4.4 指标体系辅助构建系统的应用 | 第49-50页 |
4.5 基于粗糙集的效能评估指标筛选 | 第50-53页 |
4.5.1 信息表知识表达系统 | 第50-51页 |
4.5.2 粗糙集基本概念 | 第51-52页 |
4.5.3 冗余指标筛选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 | 第54-66页 |
5.1 基于TFN-AHP法的效能指标权重计算 | 第54-57页 |
5.1.1 传统层次分析法原理与特点 | 第54-55页 |
5.1.2 三角模糊数 | 第55页 |
5.1.3 TFN-AHP求解作战效能指标权重的步骤 | 第55-57页 |
5.2 基于效用函数的各方案效能计算 | 第57-60页 |
5.2.1 方案效能评估指标的效用聚合 | 第57-59页 |
5.2.2 基于效用函数计算方案效能步骤 | 第59-60页 |
5.3 基于ANP法的系统功能对体系能力需求满足程度计算 | 第60-61页 |
5.3.1 ANP法基本原理 | 第60页 |
5.3.2 ANP解决问题步骤 | 第60-61页 |
5.3.3 基于ANP计算系统功能对体系能力需求满足程度计算步骤 | 第61页 |
5.4 基于TOPSIS法的装备方案对系统功能实现贴近度计算 | 第61-62页 |
5.5 评估方法对比验证与装备对体系贡献流向分析 | 第62-65页 |
5.5.1 评估方法对比验证 | 第63页 |
5.5.2 装备对体系贡献价值流向 | 第63-65页 |
5.6 体系贡献度计算 | 第6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案例分析 | 第66-88页 |
6.1 基于方案效能的体系贡献度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6-68页 |
6.1.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66页 |
6.1.2 系统功能实现 | 第66-68页 |
6.2 案例背景 | 第68-71页 |
6.2.1 作战基本想定 | 第68页 |
6.2.2 红蓝双方兵力配置 | 第68-70页 |
6.2.3 不同装备编配方案 | 第70-71页 |
6.3 "白箱"法计算体系贡献度 | 第71-78页 |
6.3.1 基于MMF的体系结构建模 | 第71-73页 |
6.3.2 体系贡献追溯链路 | 第73页 |
6.3.3 基于ANP法的系统功能对体系能力需求满足程度计算 | 第73-76页 |
6.3.4 基于TOPSIS装备方案对系统功能实现贴近度计算 | 第76-77页 |
6.3.5 体系贡献度计算 | 第77-78页 |
6.4 "黑箱"法计算体系贡献度 | 第78-85页 |
6.4.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78-79页 |
6.4.2 粗糙集指标筛选 | 第79页 |
6.4.3 TFN-AHP计算指标权重 | 第79-81页 |
6.4.4 方案作战效能计算 | 第81-84页 |
6.4.5 体系贡献度计算 | 第84-85页 |
6.5 体系贡献度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85-8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总结 | 第88页 |
7.2 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