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美育思想的渊源与逻辑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中西、古今之争 | 第9-10页 |
·傅雷思想的典型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2 中西哲学的起源、融通与变迁 | 第14-29页 |
·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起源的共通性 | 第16-21页 |
·中西方面临的问题的一致性 | 第16-17页 |
·中国儒家的解决之道 | 第17-18页 |
·儒家之道与西方哲人解决方法的相通之处 | 第18-21页 |
·简析西方哲学的变迁 | 第21-24页 |
·简析中国哲学的变迁及其美育品格的形成 | 第24-29页 |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逻辑 | 第29-38页 |
·情感哲学的美育逻辑 | 第29页 |
·人是情感的动物 | 第29-30页 |
·情感的理性化 | 第30-33页 |
·情感理性的境界化 | 第33-34页 |
·心灵境界实现在生活行为中 | 第34-35页 |
·美育的目的:人生快乐的体验 | 第35-38页 |
4 傅雷的美育思想与实践 | 第38-54页 |
·感性情感的熏陶 | 第38-41页 |
·理性情感、理智理性的培养 | 第41-45页 |
·心灵的境界化以及境界的提升 | 第45-49页 |
·境界外化为气象反映在日常生活的礼节中 | 第49-51页 |
·美育的目的:求智慧,得幸福 | 第51-54页 |
5.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