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CSS量表改善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临床研究第13-32页
    1 研究内容第13-16页
        1.1 受试者来源第13页
        1.2 诊断标准第13页
        1.3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第13-14页
            1.3.1 纳入标准第13-14页
            1.3.2 排除标准第14页
        1.4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相关条件及操作方法第14-15页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5页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1 研究流程第16-17页
        2.2 样本含量估算第17页
        2.3 随机方法第17页
        2.4 实验对照设计第17页
        2.5 盲法精神的实施第17-18页
    3 治疗方案第18-24页
        3.1 一般治疗第18页
        3.2 分组治疗第18-21页
            3.2.1 西药组第18-19页
            3.2.2 推拿组第19-20页
            3.2.3 太极拳组第20-21页
            3.2.4 推拿加太极拳组第21页
        3.3 临床观察指标第21-22页
            3.3.1 安全性指标第21页
            3.3.2 疗效指标第21-22页
        3.4 疗效评价第22页
        3.5 依从性评价第22页
        3.6 安全性评价第22页
        3.7 统计方法及内容第22-23页
        3.8 质量控制和保证第23-24页
    4 研究结果第24-32页
        4.1 一般资料第24-25页
        4.2 四组均衡性分析第25页
        4.3 治疗前各组组间评分比较第25-26页
        4.4 推拿及太极拳治疗组间评分差异第26-29页
            4.4.1 治疗1月后各组组间评分比较第26-27页
            4.4.2 治疗2月后各组组间评分比较第27-28页
            4.4.3 随访后各组组间评分比较第28-29页
        4.5 治疗后不同时段组内各项评分差异第29-31页
            4.5.1 推拿加太极拳组不同时段组内评分比较第29页
            4.5.2 太极拳组不同时段组内评分比第29-30页
            4.5.3 推拿组不同时段组内评分比较第30页
            4.5.4 西药组不同时段组内评分比第30-31页
        4.6 依从性分析第31页
        4.7 安全性分析第31-32页
讨论第32-51页
    1 祖国医学对DPN的认识第32-33页
    2 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第33-40页
        2.1 DPN的常用检查方法第33-36页
            2.1.1 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第33-34页
            2.1.2 定量感觉检查(QST)第34页
            2.1.3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量表)第34-35页
            2.1.4. 其他常见临床评分系统表第35页
            2.1.5. DPN其他相关检查第35-36页
        2.2 TCSS量表在DPN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第36-37页
            2.2.1 量表内容第36页
            2.2.2 检查特点第36-37页
            2.2.3 临床应用优势第37页
        2.3 DPN的发病机制第37-40页
            2.3.1 代谢异常第38-39页
            2.3.2 微血管病变第39页
            2.3.3 神经营养因子(NTF)的缺乏第39-40页
            2.3.4 氧化应激反应第40页
            2.3.5 其他第40页
    3 推拿及太极拳治疗DPN的相关研究第40-43页
        3.1 推拿治疗DPN的中医相关研究第40-41页
            3.1.1 调整脏腑功能第40-41页
            3.1.2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第41页
        3.2 推拿取穴原则第41-42页
        3.3 选择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治疗相关依据第42-43页
    4 课题研究疗效性分析第43-45页
        4.1 治疗一个月后比较第43页
        4.2 治疗两个月后比较第43-44页
        4.3 随访后比较第44-45页
    5 推拿及太极拳治疗DPN机理探讨第45-49页
        5.1 推拿治疗DPN的机理探讨第45-47页
            5.1.1 镇痛作用第45-46页
            5.1.2 改善微循环第46页
            5.1.3 刺激神经系统第46-47页
            5.1.4 其他相关作用第47页
        5.2 太极拳治疗DPN的机理探讨第47-49页
            5.2.1 改善糖代谢第47-48页
            5.2.2 改善脂代谢第48页
            5.2.3 改善血液流变学第48-49页
    6 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DPN的研究意义第49-51页
        6.1 理论创新——推拿合并太极拳治疗DPN首次提出第49页
        6.2 方法创新——推拿手法与太极拳练习法并重第49页
        6.3 应用创新——太极拳合并推拿应用于DPN患者的治疗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问题与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件第58-74页
    附件一:综述第58-67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件二:TCSS量表内容及操作方法第67-69页
    附件三:患者知情同意书第69-70页
    附件四:不良事件记录表第70-72页
    附件五:课题相关影像学资料第72-73页
    附件六: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效应成分当量的黄连质量一致性评价
下一篇: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