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中国新闻周刊》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概述 | 第14-19页 |
(一) 封面故事及特征 | 第14-16页 |
1. 封面故事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 封面故事的特征 | 第15-16页 |
(二) 《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 | 第16-17页 |
(三) 《凤凰周刊》的封面故事 | 第17-19页 |
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报道情况分析 | 第19-30页 |
(一) 新闻题材分析 | 第19-23页 |
1. 政治领域 | 第20-21页 |
2. 社会领域 | 第21页 |
3. 其他领域 | 第21-22页 |
4. 人物报道 | 第22-23页 |
(二) 报道地域分析 | 第23页 |
1.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报道地域以国内为主 | 第23页 |
2. 《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报道地域以国际为主 | 第23页 |
(三) 报道倾向性分析 | 第23-25页 |
1.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以正面报道为主 | 第24页 |
2. 《凤凰周刊·封面故事》:以负面报道为主 | 第24-25页 |
(四) 报道方式分析 | 第25-27页 |
1. 以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为主 | 第25-26页 |
2. 深度报道的选题各有侧重 | 第26页 |
3. 重点挖掘新闻的背景和内涵 | 第26-27页 |
(五) 叙事特色分析 | 第27-30页 |
1. 故事化叙事方式 | 第27-28页 |
2. 多元化叙事视角 | 第28-30页 |
三、《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文本分析 | 第30-39页 |
(一) 标题分析 | 第30-31页 |
1. 虚实结合的拟题手法 | 第30-31页 |
2. 主标题+副标题基本形式 | 第31页 |
(二) 图片分析 | 第31-32页 |
1. 图片内容与封面故事报道主题互动 | 第32页 |
2. 封面图片表现了报道的基调 | 第32页 |
(三) 主题分析 | 第32-34页 |
1. 关注现状的深度解读 | 第33-34页 |
2. 关注未来的深度解读 | 第34页 |
(四) 写作风格分析 | 第34-39页 |
1. 侧重大量背景的写作风格 | 第34-35页 |
2. 述评性写作风格 | 第35-36页 |
3. 纪实性叙事风格 | 第36-37页 |
4. 专业化与平民化交织的语言风格 | 第37-39页 |
四、结论和启示 | 第39-44页 |
(一)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比较结论 | 第39-41页 |
1. 同质化竞争下的个性化表现 | 第39-40页 |
2. 不同体制下报道视角的差异 | 第40-41页 |
(二) 对未来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发展的启示 | 第41-44页 |
1. 加强媒介融合,发挥新媒体优势 | 第41页 |
2. 做有“风格”的特色周刊封面故事 | 第41-42页 |
3.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第42页 |
4. 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 第42页 |
5. 实现新媒体到刊物的延续 | 第42-43页 |
6. 形成封面故事矩阵式模式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