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果园艺论文--西瓜论文

西瓜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丛枝菌根真菌的缓解效应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7页
    1.1 干旱胁迫概况第14页
    1.2 干旱胁迫对植物产生的伤害第14-17页
        1.2.1 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第14-15页
        1.2.2 膜质过氧化和氧化胁迫伤害第15-16页
        1.2.3 植株吸收能力下降、水分和营养代谢失调第16-17页
    1.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应答与适应第17-26页
        1.3.1 植株形态结构的改变第17-18页
        1.3.2 激素代谢的改变第18页
        1.3.3 干旱逆境信号的识别与传导第18-21页
        1.3.4 抗旱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第21-24页
        1.3.5 抗氧化系统的启动第24-25页
        1.3.6 渗透调节的保护作用第25-26页
    1.4 植物抗旱性的鉴定第26-28页
        1.4.1 抗旱性鉴定方法第26-27页
        1.4.2 抗旱性鉴定指标第27页
        1.4.3 抗旱性鉴定的分析方法第27-28页
    1.5 西瓜抗旱性相关研究进展第28-29页
    1.6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研究第29-35页
        1.6.1 AMF概述第29-30页
        1.6.2 AMF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机制第30-34页
        1.6.3 AMF提高蔬菜作物抗旱性的研究第34-35页
    1.7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5-37页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页
        1.7.2 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不同西瓜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第37-5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37-39页
        2.1.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39-41页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1-51页
        2.2.1 干旱胁迫下植株旱害症状和旱害指数第41-43页
        2.2.2 干旱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3-44页
        2.2.3 不同西瓜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第44-47页
        2.2.4 干旱胁迫下不同西瓜基因型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相对变化率与旱害指数的关系第47页
        2.2.5 不同西瓜基因型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第47-51页
    2.3 讨论第51-54页
第三章 两个不同抗旱性的西瓜对干旱及复水响应的比较研究第54-7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55页
        3.1.2 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第55-56页
        3.1.3 植株生长状况测定第56页
        3.1.4 表皮毛及叶片气孔的扫描电镜观察第56页
        3.1.5 叶绿素含量及初始Rubisco酶活性测定第56页
        3.1.6 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第56-57页
        3.1.7 H2O2、O2-和MDA含量的测定第57页
        3.1.8 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第57页
        3.1.9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57页
        3.1.10 RNA提取和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7-58页
        3.1.11 数据分析第5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8-70页
        3.2.1 西瓜幼苗生长状况和外在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58-59页
        3.2.2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第59-61页
        3.2.3 干旱胁迫下西瓜幼苗叶片下表皮形态特征和气孔变化规律第61-62页
        3.2.4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和初始Rubisco酶活性的变化第62-63页
        3.2.5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第63-65页
        3.2.6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H2O2、O2-和MDA含量的变化第65-66页
        3.2.7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第66页
        3.2.8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第66-68页
        3.2.9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68页
        3.2.10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第68-70页
    3.3 讨论第70-74页
第四章 两个不同抗旱性的西瓜叶片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第74-10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4.1.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74-75页
        4.1.2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75页
        4.1.3 DGE文库的构建及测序第75页
        4.1.4 DGE测序数据的分析第75-76页
        4.1.5 Real-time PCR验证分析第76-7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7-105页
        4.2.1 样品RNA的质量检测第77页
        4.2.2 RNA-Seq测序结果基本统计与评估第77-79页
        4.2.3 qRT-PCR对RNA-Seq测序结果的验证第79-80页
        4.2.4 干旱胁迫下Y34和M20诱导型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第80-89页
        4.2.5 干旱胁迫下Y34和M20不同处理时间共表达差异基因分析第89-90页
        4.2.6 干旱胁迫下Y34和M20不同处理时间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聚类分析第90-93页
        4.2.7 干旱胁迫重要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第93-103页
        4.2.8 正常浇水下Y34和M20表达谱的组成型差异分析第103-105页
    4.3 讨论第105-107页
第五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胁迫下西瓜幼苗生长、光合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107-126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08-111页
        5.1.1 供试植物材料和真菌第108页
        5.1.2 育苗基质第108页
        5.1.3 试验设计和水分处理第108-109页
        5.1.4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109-111页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1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111-122页
        5.2.1 AMF的侵染及植株生长状况第111-114页
        5.2.2 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第114-115页
        5.2.3 初始Rubisco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第115-116页
        5.2.4 膜脂过氧化程度、O2-和H2O2的含量第116-118页
        5.2.5 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第118-120页
        5.2.6 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第120页
        5.2.7 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第120-122页
    5.3 讨论第122-126页
第六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胁迫下西瓜幼苗根系形态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第126-135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126-127页
        6.1.1 供试植物材料和真菌第126页
        6.1.2 育苗基质第126-127页
        6.1.3 试验设计和水分处理第127页
        6.1.4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127页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27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127-133页
        6.2.1 AMF的侵染及其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27-128页
        6.2.2 AMF对西瓜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第128-130页
        6.2.3 AMF对西瓜幼苗根系MDA、H2O2和O2-含量的影响第130页
        6.2.4 AMF对西瓜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第130-132页
        6.2.5 AMF对西瓜幼苗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132-133页
    6.3 讨论第133-135页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135-137页
    7.1 结论第135页
    7.2 创新点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6页
附录第156-158页
缩略词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作者简介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瓜圆形果的QTL定位及无表皮毛(果刺)基因csgl3的图位克隆
下一篇:连续套作大蒜对大棚连作茄子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