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农田水碳利用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1 前言第9-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创新点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试验地概况第16页
   ·试验设计第16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6-19页
     ·夏玉米农田水分指标第16-17页
     ·夏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第17页
     ·水分利用效率第17页
     ·碳吸收排放指标第17-18页
     ·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碳第18-19页
     ·其他资料的收集第19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19-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45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农田水分运移的影响第20-26页
     ·试验期间降雨情况第20页
     ·夏玉米生育期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第20-23页
     ·不同处理下蒸散量分析第23-24页
     ·夏玉米农田水分运移动态变化第24-26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干物质形成的影响第26-33页
     ·夏玉米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第26-28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干物质的影响第28-29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分析第29-33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第33-40页
     ·不同时期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第33-34页
     ·基于通径分析的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子分析第34-37页
     ·CO_2-C累积排放量动态变化第37-38页
     ·单位籽粒产量需要向大气排放CO2的数量第38页
     ·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碳分析第38-39页
     ·夏玉米生育期碳汇量分析第39-40页
   ·水分利用效率分析第40-45页
     ·不同种植密度和秸秆覆盖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第40页
     ·基于通径分析原理的水利用效率影响指标分析第40-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农田水分运移的影响第45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第45-46页
   ·秸秆覆盖和种植密度对水碳利用的影响第46-4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结论第48-49页
   ·展望第49-50页
6 参考文献第50-58页
7 致谢第58-59页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生干旱胁迫响应转录因子AREB1基因等位变异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花生籽仁皱缩变异品系激素变化原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