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信息扩散及其预警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微博舆情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16-27页 |
·舆情传播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舆情 | 第16页 |
·网络舆情 | 第16页 |
·舆论 | 第16-17页 |
·舆情传播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香农的信息论 | 第17页 |
·舆论传播的“爆米花”和“飘雪”模式 | 第17-18页 |
·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理论 | 第18页 |
·微博舆情概述 | 第18-24页 |
·微博舆情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微博舆情扩散的特征 | 第19-24页 |
·微博舆情的成因 | 第24-27页 |
3 微博舆情的生成及扩散分析 | 第27-34页 |
·微博舆情的分布形态 | 第27页 |
·微博舆情的构成要素 | 第27-29页 |
·消息 | 第28页 |
·参与主体 | 第28-29页 |
·互动媒介 | 第29页 |
·微博舆情的生成机制 | 第29-31页 |
·公众的“先验”认识 | 第29页 |
·公众意见的表达 | 第29-30页 |
·通过微博平台互动 | 第30页 |
·舆情形成 | 第30-31页 |
·微博舆情传播过程 | 第31-34页 |
·第一阶段-舆情形成 | 第31-32页 |
·第二阶段-舆情爆发 | 第32页 |
·第三阶段-舆情缓解 | 第32-33页 |
·第四阶段-舆情平复 | 第33页 |
·第五阶段-舆情再现 | 第33-34页 |
4 微博舆情信息扩散规律及预警模型 | 第34-45页 |
·微博舆情信息扩散规律模型 | 第34-40页 |
·提出假设 | 第35-36页 |
·选取变量 | 第36-37页 |
·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微博舆情信息预警阶段 | 第40-42页 |
·潜伏期高潮预测 | 第40页 |
·扩散期负面信息监测 | 第40-42页 |
·消退期衍生舆情监测预警 | 第42页 |
·模型验证 | 第42-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5 微博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 | 第45-54页 |
·微博舆情监控预警的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与微博舆情传播的特殊性有关 | 第45页 |
·与微博舆情传播的环境有关 | 第45-46页 |
·与微博舆情参与主体的行为有关 | 第46页 |
·微博舆情监控预警机制构建的建议 | 第46-54页 |
·加强微博舆情监控预警的法律道德保障 | 第46-48页 |
·健全微博舆情监控预警的组织体制 | 第48-49页 |
·完善微博舆情监控预警的信息筛选分析机制 | 第49-50页 |
·建立微博舆情监控预警的信息平台 | 第50-52页 |
·强化微博舆情监控预警的舆论把关引导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