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臭氧及其性质 | 第13-16页 |
·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3-15页 |
·羟基自由基(·OH)的性质 | 第15-16页 |
·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 | 第16页 |
·臭氧在水处理上的应用 | 第16-19页 |
·臭氧在工业上的应用 | 第16-19页 |
·臭氧水处理单元的发展 | 第19-29页 |
·O_3/UV处理技术 | 第21-22页 |
·O_3/H_2O_2处理技术 | 第22-23页 |
·金属催化臭氧化技术 | 第23-29页 |
·无机阴离子对高级氧化技术的影响 | 第29-31页 |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3-42页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33-36页 |
·实验原料 | 第33-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实验装置流程 | 第35-36页 |
·实验分析 | 第36-42页 |
·气相O_3产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液相O_3浓度的测定 | 第37-38页 |
·H_2O_2化学分析法[K_2TiO(C_2O_4)_2·2H_2O] | 第38-39页 |
·乙酸及无机阴离子(Cl~-、SO_4~(2-))浓度的测定 | 第39页 |
·草酸浓度的测定 | 第39页 |
·超氧类自由基的检测 | 第39-40页 |
·磺基水杨酸的测定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不同物相TiO_2对H_2O_2/O_3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42-61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内容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9页 |
·不同pH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第43-47页 |
·初始pH=3.0时TiO_2/H_2O_2/O_3的作用机制 | 第47-50页 |
·不同TiO_2浓度对乙酸降解的影响 | 第50-51页 |
·H_2O_2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 | 第51-56页 |
·TiO_2对乙酸和H_2O_2的吸附性分析 | 第56-58页 |
·不同粒径金红石对于乙酸降解影响 | 第58页 |
·酸性pH中金红石对乙酸降解影响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常见阴离子对TiO_2/H_2O_2/O_3体系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61-71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实验内容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硫酸根与硝酸根的影响 | 第62-63页 |
·磷酸盐对HAc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Cl~-对HAc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F~-对乙酸降解的影响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不同物相TiO_2对磺基水杨酸降解的影响 | 第71-77页 |
·引言 | 第71页 |
·实验内容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6页 |
·不同进气浓度对磺基水杨酸降解的影响 | 第72-73页 |
·金红石TiO_2对臭氧化磺基水杨酸的影响 | 第73-74页 |
·金红石TiO_2催化臭氧化磺基水杨酸的可能机理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总结 | 第77-79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