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棱状严重突出煤层石门揭煤综合消突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防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石门揭煤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糜棱煤与原生结构煤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研究 | 第20-30页 |
·构造煤分类 | 第20-21页 |
·构造煤的强度和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解析指标 | 第21-22页 |
·构造煤的渗透率 | 第22页 |
·糜棱煤特点 | 第22页 |
·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数值研究 | 第22-27页 |
·RFPA软件系统要点 | 第22-23页 |
·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的数值研究 | 第23-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3 试验矿井综合消突技术研究 | 第30-38页 |
·矿井概况 | 第30-31页 |
·石门揭煤工作区域概况 | 第31-32页 |
·上仓斜巷揭煤区域煤层产状及相对位置探测 | 第32-35页 |
·石门揭煤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35页 |
·综合消突技术确定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综合防突措施研究及现场应用 | 第38-64页 |
·水力冲孔合理水压的数值研究 | 第38-40页 |
·边界条件以及材料参数设置 | 第38页 |
·数值模拟结果考察 | 第38-40页 |
·水力冲孔冲出孔洞大小及合理布孔间距 | 第40-47页 |
·水力冲孔工艺 | 第46-47页 |
·区域防突措施设计 | 第47-54页 |
·区域措施效果考察 | 第54-60页 |
·冲出煤量及扩孔效应考察 | 第54-56页 |
·抽采效果考察 | 第56-57页 |
·区域效果检验 | 第57-58页 |
·区域措施后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研究 | 第58-60页 |
·固化区厚度确定 | 第60-63页 |
·综合消突技术揭煤前应力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页 |
·创新点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