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国内外设施园艺概况 | 第13-14页 |
·概述 | 第13页 |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第13页 |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苏省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第14页 |
2 设施小环境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设施温度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设施湿度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3 设施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4 设施蔬菜栽培和设施类型、环控技术的发展展望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连栋大棚单层和双层覆盖温度因子的比较 | 第23-47页 |
摘要 | 第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供试塑料大棚 | 第2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观测地点 | 第23-24页 |
·气温观测记录 | 第24页 |
·土壤温度观测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44页 |
·两种覆盖早春气温的变化 | 第24-31页 |
·两种覆盖早春旬平均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比较 | 第24-25页 |
·早春两种覆盖内外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 | 第25-27页 |
·早春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27-28页 |
·早春多云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28-29页 |
·早春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29-30页 |
·早春雨水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30-31页 |
·两种覆盖夏秋气温的变化 | 第31-38页 |
·两种覆盖夏秋旬平均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比较 | 第31-32页 |
·夏秋两种覆盖内外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 | 第32-33页 |
·夏秋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33-34页 |
·夏秋多云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34-36页 |
·夏秋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36-37页 |
·夏秋雨水天气下两种覆盖内气温日变化 | 第37-38页 |
·两种覆盖早春土壤温度的变化 | 第38-44页 |
·早春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土温日变化 | 第38-39页 |
·早春多云天气下两种覆盖内土温日变化 | 第39-41页 |
·早春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土温日变化 | 第41-43页 |
·早春雨水天气下两种覆盖内土温日变化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两种处理及对照间早春气温变化的比较 | 第44-45页 |
·两种处理及对照间夏秋气温变化的比较 | 第45页 |
·两种处理及对照间早春土温变化的比较 | 第45-46页 |
·早春与夏秋季节连栋大棚覆盖管理措施的建议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连栋大棚单层和双层覆盖相对空气湿度的比较 | 第47-63页 |
摘要 | 第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供试塑料大棚 | 第4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观测地点 | 第47页 |
·气温观测记录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两种覆盖早春空气湿度的变化 | 第48-54页 |
·早春季节两种覆盖内空气湿度变化总体变化 | 第48页 |
·早春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48-50页 |
·早春多云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0-51页 |
·早春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1-53页 |
·早春雨水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3-54页 |
·两种覆盖夏秋空气湿度的变化 | 第54-59页 |
·夏秋季节两种覆盖内空气湿度变化总体变化 | 第54页 |
·夏秋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4-56页 |
·夏秋多云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6-57页 |
·夏秋阴天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7-58页 |
·夏秋雨水天气下两种覆盖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3页 |
·两种覆盖早春湿度变化的比较 | 第59-60页 |
·两种覆盖夏秋湿度变化的比较 | 第60-63页 |
第四章 连栋大棚单、双层覆盖秋延黄瓜栽培效果的比较 | 第63-71页 |
摘要 | 第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试验材料与工具 | 第63页 |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实验工具 | 第63页 |
·试验方法 | 第63-64页 |
·叶宽测定方法 | 第63-64页 |
·茎粗测定方法 | 第64页 |
·单果重测定方法 | 第64页 |
·采收日期和结瓜数量 | 第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前中后期叶宽差异 | 第64-66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前期叶宽差异 | 第64-65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中期叶宽差异 | 第65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后期叶宽差异 | 第65-66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前中后期茎粗差异 | 第66-67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前期茎粗差异 | 第66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中期茎粗差异 | 第66-67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后期茎粗差异 | 第67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前中后期单果重差异 | 第67-69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前期单果重差异 | 第67-68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中期单果重差异 | 第68页 |
·两种覆盖处理黄瓜生长后期单果重差异 | 第68-69页 |
·采收日期和单株结果数对比 | 第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单、双层覆盖处理黄瓜植株生长发育差异的比较 | 第69页 |
·单、双层黄瓜前中后期单果重、采收期和结果数比较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