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关于构建股权交易市场的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2章 全国场外市场及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15-22页 |
·发展缓慢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 | 第15-17页 |
·新形势下的天津股权交易所 | 第17-22页 |
·政策支持 | 第17-18页 |
·融资规模 | 第18-19页 |
·融资对象 | 第19-22页 |
第3章 天津股权交易所发展模式分析 | 第22-32页 |
·融资模式——小额、多次、快速、低成本 | 第22-26页 |
·小额、多次融资 | 第22-24页 |
·快速融资 | 第24-26页 |
·低成本融资 | 第26页 |
·交易定价模式——混合型做市商制度 | 第26-29页 |
·市场结构模式——双层次的市场架构 | 第29-30页 |
·监管模式——自律为主,多主体共同监管 | 第30-32页 |
第4章 天津股权交易所与新三板的比较分析 | 第32-39页 |
·发展背景比较 | 第32-34页 |
·服务对象对比 | 第34-35页 |
·定价模式与流动性异同 | 第35页 |
·转板情况异同 | 第35-36页 |
·监管模式差异 | 第36-39页 |
第5章 进一步发展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对策建议 | 第39-47页 |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第39页 |
·明确市场的监管归属 | 第39-41页 |
·证监会统筹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管理工作 | 第40页 |
·天津股权交易所要完善自律监管机制 | 第40-41页 |
·构建多主体监管框架 | 第41页 |
·建立天交所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间转板通道 | 第41-43页 |
·完善做市商制度 | 第43-45页 |
·完善现行混合型做市商报价制度 | 第44页 |
·增加做市商的风险调节渠道 | 第44页 |
·规范做市商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44-45页 |
·调整挂牌准入门槛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